張旭東
【摘要】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服務于課堂教學,從而為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奠定基礎。其中,微課作為一種有效的互聯網技術,可以很有效地提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诖?,筆者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首先從微課切入,論述了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再者,筆者分別從課前、課中與課后使用這個課堂環節切入,詳細地論述了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實踐路徑,其目的在于促進教學效率與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133-02
基于互聯網技術而產生的微課,以其自身的特色與優勢(短小精悍、內容突出、重點明確),越來也受到各個學校與教師的歡迎。而就抽象的小學數學而言,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學習需求,通過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有效方式,促使數學內容更為學生們領會與體悟,同時也促使數學知識結構更為學生們了解與深化。對此,筆者以自身教學經歷為例,主要探究一下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微課,屬于一種基于互聯網技術而產生的新型教學方式,用時較少,一般只有八到十分鐘,同時里面展示的教學內容也相對較少,而且中心突出、主題明確,非常有利于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率與質量的提升。其次,這種有效的授課方式,以互聯網為主要連接媒介,以電腦與手機為主要物質載體,極大地利用了當今信息技術快速便捷的優勢作用,促使學生們在家里、或其他任何場所都可以獨立自主學習數學新知,為方便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構建了良好的前提條件。再者,微課,常常與翻轉課堂并用,有著非常重要的“紅線作用”。即指,教師通過利用微課的連接作用,對典型案例的知識進行細致講解與重難點指導,幫助學生自主發掘與摸索數學規律,從而促使他們在自主或合作探索中一起體悟短小視頻背后的偉大數學真理;最后,教師將微課合理融入數學教學中,有助于引導學生歸納有關的知識重點與規律,促使他們能夠深化與鞏固數學知識框架,從根本上提升對數學知識的思維認知水平,為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堅實的根基。
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實踐路徑
(一)課前使用——讓微課成為學生學習新知的引路石
微課是課前預習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學生提前學習新知的重要方法。由于微課短小精悍,耗時短,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信或QQ等網絡平臺,通過組建群組的方式,號召學生在群里進行視頻的點播預習,從而促使他們對數學新知產生一個初步印象,為之后的全面理解與領悟起到一個引路石的積極作用。
例如,教師在講述“小數的加法與減法”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采用微課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從視頻學習中加深對小數加法與減法的具體算法,同時會靈活運用于實踐生活中。具體而言,首先,教師可以在微信或QQ平臺內部設置的群組內,開辟欄目“預習導航”,同時以視頻的方式為學生簡要講述新課的具體提綱與知識,即:(1)回憶整數加法與減法的具體計算方法,同時舉例說明,如75+25=100;75-25=50;64+36=100;64-36=28;(2)接下來,請思索并回答7.5這個小數的意義,同時探討一下這個小數的具體構成,即由整數部分7,小數點與小數部分5組成;(3)在視頻中進行簡單的計算小數例題顯示:2.5+7.5=?7.5-2.5=?6.4+3.6=?6.4-3.6=?(4)最后,通過預習,大家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請將不懂之處回復到群聊中,我們一起解答或到正式上課時間再一一解答。實踐證明,經過這一十分鐘左右的新知預習,學生們確實從對整數加減計算的回顧入手,初步對小數加減計算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印象。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將微課運用到課前預習中,的確為學生學習新知發揮了引路石的作用,因此微課應當值得提倡與關注。
(二)課中使用——讓微課成為學生提升能力的奠基石
課堂,是促進學生大量且快速吸收數學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與教師“相互較量”、相互溝通、相互促進的重要場所。而微課作為新時代的一種高效簡約的教學手法,當然也可運用到課堂數學教學中,通過發揮自身短小精悍的時間與主題突出的內容優勢,從而促使課堂氛圍徹底活躍化,促使學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掌握本課時的重點數學內容。換言之,教師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合理引入微課的模式,從而為學生提升能力奠定夯實的基礎。
舉個例子來說,原本在講述“千克與克”這部分內容時,經常會有這樣一個環節:利用天平稱出一克,因此教師會常常在課堂中實地展示給學生,但是由于這些原因的存在:(1)天平太小,教師在講臺桌上的演示除了前排學生能夠看清外,很多學生都無法看清;(2)部分數學教師大都不太擅長操作天平,只顧著展示,而忽略了解釋與講述,即動作與語言常脫節;(3)現場稱重無法顧及全部學生,導致部分學生還是難以理解本課時的重點內容。最終致使課堂演示效果十分不盡如人意。針對上述現狀的存在,教師可以將微課視頻插入到課堂教學中,以便于完美地解決上述問題。具體而言,該微課視頻是教師在實驗室里提前錄制好的有關“利用天平稱出一克”的過程,同時配上清晰明了的解說,這樣就避免了現場操作的種種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合理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實踐,可以較為全面地彌補傳統手段的不足,放大教學的細節,而且也有助于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從中領悟知識重點。
(三)課后使用——讓微課成為學生鞏固知識的助基石
微課,不僅可以應用到課前預習、課中導播,還可以運用到課后鞏固。而就課后鞏固而言,微課可以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幫助學生迅速深化數學知識框架,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加深印象,提升對該數學知識的敏感性?;诖?,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課后的最后總結與鞏固運用短小的微課時間概括且突出重點地講述一遍。
例如,教師在講述完“因數與倍數”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利用微課總結本節的重點與規律,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體系,串聯知識結構,同時也可以科學設計一些能夠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拓展延伸訓練,全方位促進學生對因數與倍數的思維認知。具體而言,首先教師在講述完因數與倍數的內在關聯與主要區別后,可以通過微課播放,向學生展示該節課時的主要結構脈絡與知識重難點:(1)如果整數a能被整數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因數;(2)倍數和因數是相互依存的;(3)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4)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通過呈現上述知識點幫助學生加深記憶。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來設計幾道少而精的數學例題,從強化訓練中幫助學生鞏固本節知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時刻活躍在教育前線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努力開拓眼見,拓展數學視野,積極運用多種有效方式,將信息技術全部納入教學實踐中,同時通過積極發揮微課的作用優勢,不斷充實課堂教學活動的內容,不斷補充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幫助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與課后鞏固這三個前后緊密銜接的環節,從而為提升他們的數學學業水平、培育數學核心素養構建良好的輔助條件。
參考文獻:
[1]滕玉秀.淺析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03):144-145.
[2]李云.淺析微課助力數學課堂有效釋疑的方法[J].學周刊,2018(09):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