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方便。全球經濟飛速發展,科技更新速度更是前所未有的,要想讓課堂的教學效果與實際社會接軌,對教學者是一個重大的考驗,教與學的模式只有緊跟科技發展,才能不被淘汰,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效人才。本文主要探究新媒體對高校英語教學的影響及其改革的策略,從而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英語教學 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099-01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新媒體技術也為人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改變,同時也為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傳統的英語教學已經不能滿足英語人才培養的需求,如何運用新媒體技術促進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面。
一、新媒體對高校英語教學的影響
新媒體的產生和發展對英語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新媒體技術對英語教學產生一定影響。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新媒體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第二,新媒體擁有較為豐富的資源,影響英語教學的內容。傳統的英語教學課程較為枯燥、單調,而新媒體資源豐富,可以帶來多方面的信息,教師利用新媒體技術可以將傳統的英語教學資源變得多元。第三,新媒體的應用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學生處于相對被動的局面,不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但是新媒體背景下,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和英語學習的相關軟件等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拓寬英語學習的知識面。
二、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一)轉變觀念,提升英語教師的師資水平
在新媒體時代,英語教師應該熟悉新媒體技術的使用,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到英語教學的課堂中。首先,教師要具備新媒體素養,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了解新媒體軟件有哪些特點,熟練掌握使用規律,學習和借鑒優秀的新媒體教育資源,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合理調整;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創新教學方法,利用慕課等資源,構建在線教學平臺,打破英語學習的限制,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將課上未完全掌握的知識通過線上學習得以鞏固。
(二)利用新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新媒體技術的使用為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英語教師可以將新媒體技術與英語知識點相結合,通過制作形象生動的教學課件,突破英語教材的局限性和固化性,對課本以外的知識進行補充和延伸,在豐富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同時,及時更新新媒體的教學設備,構建新媒體教學的相應設施,為英語教學提供完善的教學設施,這樣英語教師才能及時利用新媒體查詢相應的教學信息,豐富教學的內容。
(三)運用新媒體互動工具,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是單向性的,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往往是教師課上教完,學生課下棄置一旁,課下交流學習等同虛設,導致學生在校期間英語水平一直沒有提高。如今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智能手機的應用等使得學生成為自媒體的主要使用者,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運用新媒體例如,微信、微博等進行互動交流,可以隨時隨地地將英語知識通過分享、轉發等,利用碎片化的學習時間,增加英語學習時間,教師還可以及時溝通,掌握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完善自身英語教學的水平。
(四)通過新媒體技術手段,創新英語教學模式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高校英語教學培養人才的需要,傳統的教學模式多是教師授課,學生記重點,課堂上模擬訓練,課下師生間、生生間互動交流得少,有什么缺點不能及時發現,長久以來的固化式教學會讓教師和學生沒有教學激情和學習熱情,會讓部分學生認為英語是可有可無的,只要考合格就可以,長此以往英語教學效果退化是必然的。
新媒體技術手段的應用,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模式。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借助新媒體手段,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建立新媒體的英語學習小組,鼓勵學生探索和新媒體技術完善自身英語學習;創設情境教學,營造豐富多樣化的英語學習氣氛,讓學生參與到英語教學中,增強學生對英語的深入學習和認識。
三、結語
新媒體教學環境是不拘一格的,形式多樣化,內容更新速度快,甚至是多校之間異地學習都是沒有問題的,不但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最主要的是豐富了教師的教學過程,師與生在新媒體教學資源不斷更新換代的情況下,共同學習的激情會是前所未有的高漲,教師豐富了眼界,結合教學經驗會讓課堂在不走出校門的情況下緊密聯合社會,學生的知識也不再有局限性,現學現用這一長久以來的教學觀點,會在新媒體技術背景下體現得更加徹底。讓學生學到的知識牢牢記憶在腦海里,實現走出校門步入相關工作崗位溝通無障礙。
參考文獻:
[1]司書晶.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分析[J].高教學刊,2018(11):22-24.
[2]田春霞.淺談新媒體視域下高校英語教學創新改革[J].英語廣場,2018(05):78-79.
作者簡介:
朱琳(1974年4月-)女,漢族,云南鎮雄人,大學本科,高校講師,黨總支副書記,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