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圓
【摘要】幾何圖形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難點教學內容。小學生年紀小,抽象思維能力還未形成,對于圖形的理解和掌握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采用生活實例的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法來打破幾何圖形教學的難點,從而使學生走出學習的迷茫區。
【關鍵詞】小學數學 圖形教學 生活實例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126-02
小學生的思維是從以具體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主要是與感性經驗相聯系,很大程度依賴于事物的直觀表象,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學生對圖形表象的建立。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該如何巧妙應用圖形教學方法呢?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和理論學習,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巧用生活實例
1.直觀教學
數學是一門生活性特別強的學科,它跟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關系,雖然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接觸很熟悉,但是很多學生往往沒有注意這種現象,因此需要教師有意識巧用生活實例進行引導,使之成為直接“教具”引領學生探究數學的奧妙無窮。
在幾何學習中,很多幾何問題本身就存在抽象性的特點,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幾何特點,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時,教師可以在講課之前為學生準備一些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圖形的紙板。在上課時讓學生通過觀察這些紙板來發現不同圖形的特點。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課下準備好蝴蝶、蜻蜓、五角星等實物讓學生觀察,并思考:它們屬于什么圖形,有什么特點?并讓學生聯系生活,想一下我們身邊還有哪些這樣的圖形?在學生探討之后,教師再對問題進行講解,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更高,學習效果也就會更好。學生通過直觀的感受,可以更容易把握不同圖形的特點,并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進行記憶,聯系生活。使學生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從課堂走進生活。
2.動手操作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標準中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教學中,要多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在自己的動手過程中得出結論,而不是簡單地、機械地讓學生模仿、記憶概念和公式。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在操作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把操作與數學思考結合起來。
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活動引導,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方法進行探究,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空間觀念,最后由教師及時指導切實提高數學教學效果。比如對“厘米和毫米”的學習的時候,為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分米和厘米”的概念,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一尺子作為標準來對課桌的高度和長度進行測量,使學生樹立測量觀念。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之后,讓學生自己動手計算自己課桌和鉛筆盒的面積,做到學以致用;在認識圖形圓時,讓學生結合教師帶來的旋轉的風車,畫一下它轉動的軌跡圖形,使學生對圓有更深刻的認識,對個別學生教師可以進一步點撥;在學習“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課前動手做長方體學具,在課上時引導他們仔細看一看指一指自己做的長方體學具的上、下、左、右、前、后6個面,從而使學生感受長方體的表面積。生活經驗是學生感知的基礎,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發現數學問題,掌握數學規律,感悟數學方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借助多媒體
1.演示立體動畫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利用身邊的實物,開展教學活動的確能有效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但卻很難保證學生的注意力、興趣點一直都在,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年齡小,心理和生理發育不成熟,注意力集中的保持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功能,使安靜呆板的課堂活躍生動起來,把學生的目光點亮,使課堂氣氛變得動起來,學生的狀態熱起來。
為使學生體驗到更生動鮮活的數學奧秘,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奇思妙想可以把數學問題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動畫演示表現數學的奧妙無窮。
例如在學習周長時,我進行了這樣的設計:用多媒體制作動畫“小蝸牛爬樹葉”,并配有畫外音:我雖然爬的很慢,但是持之以恒,爬過樹葉周邊的長度就是這個樹葉的周長。演示小蝸牛沿著樹葉走一周的情景,讓學生仔細觀察,并說出自己對周長的感悟和理解。最后出示另外一個新的樹葉,讓學生在白板上描出樹葉的周長。這個設計活動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明確了周長的意義。在學習圖形的旋轉時,教師可以借助動畫進行旋轉知識的教學,在動畫中指出圖形的旋轉點以及旋轉條件。
2.構建空間觀念
從對實物的觀察與操作過程中來認識圖形的特征和性質,既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也符合數學課程的目標要求。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的有效手段,通過立體空間畫面的展示,使學生自主構建立體空間觀念。這樣的過程有助于學生發展立體思維能力,高效領悟數學的奧秘。就像教師給學生一桶積木,教師提出目標和要求后,讓學生自主發揮自己的空間想象力進行搭建。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設計可以是古典的,也可以是現代的,可以是傳統的,也可以是時尚的……在過程中學生如果遇到困擾,教師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科學的空間觀念,使數學課堂成為每個學生發揮自己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舞臺。
總之,小學數學圖形教學方法是一個充滿豐富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生活實例和多媒體教學進行粗淺的嘗試,讓學生在認識和實踐上,對數學圖形有不同的感知和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去完善學習與教學。因此,教師應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反思來不斷充實教學理念和發展空間,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小玲.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創意策略與探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12期。
[2]賴建增.新課程理念下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年03期。
[3]張偉娥.淺談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的幾點看法[J],教育觀察,201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