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軍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是一個教給學生文化知識的神圣場所,同時,作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結晶的一種工具,語文課堂教學應當強調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其中,注重培養孩子們熱愛學習、積極向上的健康良好風貌。語文教學方式和手法應當更加多樣、更加貼近生活,在一種溫馨和諧的課堂環境中,讓孩子們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從而產生對語文學習的求知求索的興趣,于無形中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重點對提升小學中高年級段的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出發,提出打造受孩子們歡迎的教學課堂的策略建議,以不斷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自我認知、自覺接受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高年級;課堂趣味性;策略建議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和推進以及新的課程方案的落實,如何打造孩子們喜歡的小學語文課堂就顯著十分重要。為了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使語文課堂不在枯燥乏味,也本著實踐就是研究,創新就是發展的理念,我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面我就簡單談談對于打造孩子們喜歡的語文課堂我是怎樣做的。
一、教師學生雙方身份的轉化
小學語文教育的理念應及時更新,時代在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也應當及時更新,教師和學生的身份界限應當逐漸模糊甚至發生對調轉換,強調以學會為主導,教師和學生之間應是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狀態。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平等的狀態,在課堂教學中,應當不再拘泥于形式,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充當學生的角色,互相之間相互交流相互討論,對學生的觀點樂于接受,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受到自信和快樂。
例如,在學習《釣魚的啟示》(五年級上人教版)這一節課的內容時,教師為了引出主題,可以以談天的方式和學生們互相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然后將課堂交給學生,暢所欲言,交流分享各自的生活愛好,繼而引出釣魚這一話題。最后,在進行中心思想總結時,逐步引導學生明白,愛好雖然值得鼓勵提倡,但是課文中所想表達的是一種度的把握和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并鼓勵學生暢談自身的看法,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會發現學生多樣化的天馬行空的各種想法,獲得啟示。如此,才能更加貼近學生的思維。
二、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及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轉化
以往的語文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偏向于理性甚至刻板教條,過于注重和體現知識的系統性和經典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課程本身的無趣性,大部分學生學不好語文甚至抵觸語文的學習也在這里。對學生進行訪談發現,很多學生存在一種語文課堂無聊枯燥的想法,把上課當做一種任務來對待。對活潑好動是天性的兒童青少年來說,讓學生端端正正坐在座位上進行古詩詞背誦或者進行作文寫作,的確是一種過于呆板的方式。這就需要對教學內容及方式進行調整。教學素材的選擇應當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加具有時代和生活特征。
例如,在進行《有趣的漢字》(五年級上人教版)的課程教授時,可以采取和學生在課堂互動游戲的方式,以漢字接龍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漢字的認識和應用,或者是采用漢字拼圖的方式,讓學生到講臺上進行板書,舉行知識競賽的游戲,讓學生在最喜歡的游戲中進行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同時起到了學以致用的功效,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的強烈欲望,這就將學習轉變成了一種快樂而且易于接受的活動,在學生的角度來看,上課也不僅僅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上課。
三、多樣化教學工具的應用和活躍教學氛圍的營造
快樂課堂的打造,不僅僅在教學內容和教學主體的內容上做文章,同時應當注重對教學工具的選擇和應用。當前隨著多媒體的進課堂,教師的教學手段也逐漸突破傳統,教師的能力也能得到更大的發揮。教師可以在進行不同課程內容的教學計劃準備時,根據需要采用視頻、圖片、聲音或者現場模擬等方式,進行多樣化教學,也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對于視覺、聽覺等感官刺激具備更加強烈的反饋,對新鮮事物更易于增強注意力,從而加深印象,更投入的參與到課堂互動中。
例如,在進行《維也納生活圓舞曲》(五年級下人教版)課程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采用音樂播放圓舞曲的方式,讓輕快活潑的動聽小調環繞教室,營造一種歡快愉悅的氛圍,既能起到鎮定舒緩的作用,調節和放松學生的心情,也貼合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者在學習《拉薩古城》時,播放一些有關拉薩古城的紀錄片,讓學生拓寬視野,不用出課堂就能欣賞到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與此同時,更加形象具體的認識到拉薩這座古城的風貌等,在腦海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印象,有助于知識的積累。
四、結語
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會在學生心中產生一種激勵學習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中充分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就會對每一堂課充滿期待和好奇,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種對外界充滿好奇和渴望的時期,教師要做的是正確的引導這種天性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從而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總而言之,語文教師一定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創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課堂氛圍,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有積極作用的。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了自由輕松的學習心境,自然而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江偉明,俞麗美.小學生語文學習情趣變化和成因的調查與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8(Z1):58-62.
[2]潘巧莉.關愛和理解,讓孩子喜歡上語文課[J].現代特殊教育,2016(05):58.
[3]陶杰.語文課上我喜歡的創意教學法[A].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2015年教育探索與實踐學術論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