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欣遠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小學母語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能夠更好的激發小學生的母語學習興趣,可以通過采用TPR教學法的方式為學生創造快樂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的童年更加的豐富多彩。
關鍵詞:TPR教學法;小學母語;實踐探究
引言:一直以來,對于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通常采用的就是“教師講學生練”的模式,不僅課堂教學方法枯燥,而且也無法滿足學生素質教育的需要,為此必須要創新識字教學模式,TPR教學法又被稱之為全身反應法,通過強調肢體動作的方法,能夠讓學生的母語教學水平更高。通過TPR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母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進一步提高小學母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一、TPR教學法
在傳統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教學方式單調而且課堂教學氛圍壓抑,導致很多的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無法獲得充分的教學體驗,這樣就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通過運用TPR教學法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快樂教學的最重要內涵就是快樂二字,也就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充滿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TPR教學法也能夠幫助小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讓小學生的母語核心素養不斷形成。
二、TPR教學法在小學母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通過TPR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母語學習興趣
母語學科作為學習的關鍵,對于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至關重要,所以必須要加強對于小學母語教學興趣的培養,利用快樂學習法,能夠實現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學過程,幫助小學生的學習體驗效果更好,增強對于母語知識的學習興趣。比如通過合理的對話來引入情境,在《胖乎乎的小手》這一課程中,筆者在課程導入環節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伸出自己的雙手跟著教師做動作,并且教師在做動作的同時提問:“你們的小手都能做哪些事情?”學生通過暢所欲言,可以極大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幫助學生,可以更加自然的融入到母語課堂教學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果。
(二)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感受母語的魅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非常的活躍,對于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所以在小學母語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為小學生打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能夠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通過運用TPR教學法來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注重體驗的能力,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母語作品之中。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文學素養,幫助小學生的母語知識水平更高。
例如:充分的運用戶外的資源,讓學生在廣闊的天地之間進行游戲和活動,既能夠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的觀念,又能夠增強對于母語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小松鼠找花生果》這一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出示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并且讓學生猜猜白胖子是什么東西,通過這樣的課堂導入環節能夠讓學生快速的進入到學習狀態,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課堂學習效果更加的集中。然后教師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去引導學生關注本節課所學的內容,讓學生思考松鼠為什么要去尋找花生以及松鼠采用了哪些辦法去尋找花生?通過這樣的問題思考,也能夠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進行學習,讓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
(三)理論聯系實際
之所以要讓學生掌握母語學習的規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讓學生能夠明確母語學習的基本作用。所以在講解母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的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結合,讓學生能夠清楚的認識到母語學習的作用,提高學生對于母語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母語知識與農村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將母語的問題情景設置在學生熟悉的環境之中,讓學生充分的體會到母語學習在生活中的用處。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針對農村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與整合,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加熟悉學習的內容,例如可以選擇具有特色的文章,比如學習《春雨的色彩》,在春季時讓學生可以走到戶外,認真的觀察下雨時的天氣變化,并且在進行活動的同時也應該讓學生分角色去扮演春雨中不同的動物,讓學生親自走入到大自然的環境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環境意識,也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讓學生將課文知識與實踐知識進行緊密結合,能夠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知識的理解,也能夠增強學生對于學習知識的把握情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提高提問的效果
對于小學生來說,提問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如果課堂測驗的問題過于簡單,無法有效的將學生分層,而如果問題過難,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也會造成打擊,所以必須要保證分層測試的難度,由淺入深,盡可能的做到一題多問。在分層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進行示范性的引導通過豐沛的情感來鼓勵學生,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并且針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深入的點撥,然后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層次遞進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例如在講解《鄧小平爺爺植樹》這一課程中,教師應該要明確不同層次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幫助學生逐漸的理解重點詞語,然后讓學生深入的感受課文的內涵,這樣分層次的學習訓練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體會。
三、結論
在進行TPR教學法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以小學生的情感體驗為主,讓小學生深深的融入到課堂教學氣氛之中,這樣才能夠幫助小學生的母語學習效果。通過為小學生創造更加快樂的教學方式,打造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小學生可以避免緊張壓抑的情緒,提高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趙靜靜.TPR教學法在小學母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35):122-123.
[2]孫瀛.TPR教學法在小學母語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7(06):234.
[3]李俊杰.TPR教學法在小學母語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7(0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