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平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落實核心素養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對此,要充分挖掘核心素養與思想政治教學的契合度,多角度、多側面地實現教學的融合。對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了簡要闡述,對培養策略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加強核心素養教學成為各科教學的主旋律。把握核心素養的內涵,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提煉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及其構成要素,尋找實施維度和策略,成為當前時期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命題。
一、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內涵及要素
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特定學科(或學習領域)的表現,是學生學習一門學科課程(或特定學習領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關鍵成就,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高中思想政治要從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觀念、公共參與等四個方面落實核心素養。
(一)政治認同感
政治認同感對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我國政治文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教育發展中要從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感上入手。如學生在學習政治生活模塊知識時,由于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知識,所以教師要從做好政治知識講述工作上入手,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實現核心素養教育目標。
(二)理性精神
隨著網絡新型媒體的發展,微博、微信等進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僅給生產生活帶來了便捷,同時也很容易對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不利的影響。加之中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一旦出現自身價值觀缺失等現象,勢必難以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影響到自身的發展。因此,在教育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明確未來發展方向的基礎上來實現長遠發展的目標。
(三)法治觀念
法制觀念是建立在特定歷史條件基礎上的,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進程。所以,教師要運用好參與方式,從法治意識上出發,幫助學生理解法治功能以及原則,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如果學生的法治觀念淡薄,也必然會影響學生的發展。
(四)公共參與
公共參與是展示人民當家作主的責任擔當,是前三種素養的落腳點。教師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要在學生的互動交流中實現個體之間的影響,積極組織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形成參與意識和能力,從而培養有信仰、有思想、有尊嚴、有擔當的中國公民。
二、培養學生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政治認同素養上的培養
教師首先要通過以身作則來對學生產生出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教師自身的政治信仰不足,那么在教學中勢必會出現消極的思想,這樣也就影響到了教育的效果。其次,要通過政治生活等模塊的教學讓學生懂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確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擁護黨的領導;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價值表達,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二)做好理性精神素養的培養
要培養好學生的理性精神素養,教師首先要從實際生活案例上入手,借助自身豐富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運用理性思維進行判斷。其次,“理性精神”關乎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應有的能力和態度,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及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等社會科學的有關原理和觀點,教師在教學時,要運用好典型的案例,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提出問題,促進思維發展。
(三)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素養
法治意識素養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上入手,通過向學生講解案例或定期組織學生觀看法治節目,寫出觀后感,并有效交流,從而普及法律知識,提升法律意識,實現教育的目標。其次,要將憲法教育貫穿于法治教育的始終,要明白培養法治意識的核心是幫助學生樹立憲法至上的理念,維護憲法的權威性和根本法地位。
(四)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
高中生已經初步具有公共參與的意識,也具備一定的公共參與知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共參與中,一些中學生缺乏公共參與的常識,同時也暴露出情緒化、無序化等問題,一些正常的權利實踐卻異化成極端事件。在課堂教學中,政治生活模塊有著豐富的公共素養的教學內容,通過人民當家作主、民主選舉等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人民當家作主和勇于擔當的責任感;了解有序參與公共事務的途徑、方式和規則;積累參與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實踐經驗;提高通過對話協商、溝通與合作表達訴求、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之外,筆者主張通過校本活動課程的建設和研究性學習為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提供平臺,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從時代發展的角度上出發,結合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充分挖掘各模塊核心素養培養內容和課外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式,將學生帶入學習中去,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馬蘭.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和培育路徑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8):56.
[2]孟波涌.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途徑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