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東
摘要:在對社會關系和實踐的研究中,愛情關系是一個很重要而且無法回避的范疇。當前中國社會正處于經濟和文化快速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愛情觀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和文化沖擊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因而最終導致的是婚姻家庭觀也逐漸扭曲,家庭結構越來越不穩定,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本文從愛情關系的重要性和歷史上的探討出發,力圖以馬恩哲學視域下的愛情關系來闡明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愛情關系,并加以如何正確建構的指導。
關鍵詞:愛情關系;平等;自由
婚姻關系作為人類最早的社會關系,決定著早期人類的發展,而愛情關系則是作為婚姻關系締結之前所存在的一種社會關系,因此,在某個方面來講,愛情關系作為婚姻關系的鋪墊和條件,其意義尤為重要。馬克思說“凡是有某種關系存在的地方,這種關系都是為我而存在的關系;動物不對什么東西發生‘關系,而且根本沒有關系,對動物來說,它對他物的關系,不是作為關系而存在的?!边@句話對于當今人類社會的愛情關系來講,是依舊適應的。“人對人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關系是男人對女人的關系”,愛情關系作為人類這一物種特有的現象,使得兩性關系逐步從根本上擺脫了純動物性的繁衍和生殖本能,從而具有了社會關系的意義。
根據馬克思所提出的社會發展的“三階段說”,我國目前正處于由自然經濟社會向商品經濟社會形態的轉型中,同時并存著人對人的依賴關系以及人對物的依賴關系,使我國青年男女的愛情關系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在現實生活中,不僅存在著僅僅以單方經濟狀況,即基于“貨幣拜物教”的愛情關系,也存在著著重面貌的盲目信仰式愛情關系,甚至近幾年更大肆出現了以肉體需求為目的的不正當婚外戀的愛情關系,這種關系在公眾人物層面,顯得尤為突出,這種種非正常甚至扭曲的愛情關系,不得不讓我們對于當今愛情關系真正的本質及含義產生一種憂患的意識和思考。
而馬克思在關于“現實的人”這一概念上,認為“現實的人”是存在于社會關系中的個人,每個人都是活生生的和獨一無二的“在者”,是一種個體性與總體性的高度統一。愛情關系中的人,同樣必須與現實的一個個具體的個人聯系起來理解。根據馬克思唯物史觀中所提出的社會發展“三階段說”的第三個階段里也恰恰提到了社會發展的第三種形態在性質上有三個要點:“個人全面發展”、“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和“自由個性”。這正體現了現代意義上的愛情關系也只有在這一階段中才能得以實現。
在總結馬克思有關婚姻家庭思想和社會發展形態的“三階段說”的基礎之上,恩格斯探討了現代意義的愛情關系特征,并認為只有在個人全面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才能使其得以真正實現。這些特征能簡單概括為三個層面來具體分析:
第一,戀愛的男女雙方應站在完全平等的立場上?!皭矍槭且运鶒壅叩膶膼蹫榍疤岬摹保诙鞲袼箍磥?,愛情實質上是人所固有的規定和表現,是人生命的體現。在人類發展的第三個歷史階段,每一個勞動者在擺脫經濟束縛后都能實現自己全面的發展,物質資料的極大豐富使人們消除了剝削、階級差別和私有制,人們真正獲得了平等發展的條件。愛情關系因而也擺脫了物質與金錢的制約。莫爾頓·亨特在《情愛自然史》中說道:“愛情不應該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而應該是一種雙方感情的相互給予。”長久的感情必然是基于雙方對彼此的尊重和理解,高質量的感情從來不可能是一方屈就于另一方的生活方式或為其選擇做出犧牲,而是二人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和生活哲學。
第二,愛情應該是強烈持久而穩定的,是具有排他屬性的。這體現男女雙方彼此的唯一性上,愛情關系在不同的時期雖然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就是對愛情的忠貞。我們通常所說的愛情是自私的,容不得沙子,就是這個意思。愛情一經產生,就具有這種特征,并且趨向于使自我與他人達到一種和諧統一的狀態?,F代意義上的愛情關系同樣要求男女雙方感情專一、矢志不渝,也只有這種男女雙方相互愛慕高于一切的愛情,才能達到最終真正的一夫一妻制。
第三,愛情關系應當是自由的。很多年輕人都認為愛情限制了自由,所以很多人為了所謂的自由毅然分手或離婚,這是種很奇怪的現象。馬克思指出,“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運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边@種自由屬性,正體現在其核心的愛情關系上。所以,愛情和自由,其本質并不是相互矛盾不可協調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愛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精神自由,同時也是雙方追求更高的精神自由的基礎,當達到更高的精神自由時,又會反過來加深彼此之間的愛情關系。男女雙方兩情相悅志趣相投,擁有共同的生活理想和目標并為之奮斗,在追求這一自由的過程中,其愛情關系也會因此而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