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寶珍
摘 要: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對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能夠為其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體現了小學語文工具性的特點,而這也是發揮其人文性特點的基礎。因此,教師應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順應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潮流,豐富教學內容與形式,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進行深入分析,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小學階段,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正處于形成與發展的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有責任和義務對學生加強引導,幫助學生正確而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實現與外界的良好交流與溝通,從而加強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形成自身價值體系。口語交際能力,也是學生與身邊同學、教師相處的關鍵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打開心扉,養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與人際溝通習慣。尤其是在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也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消除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放在語文教學的重要位置,轉變自身教學理念,為培養現代化綜合型人才而努力。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需要循序漸進,將培養策略貫徹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并根據教學實際效果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提升培養策略的實效性。
一、充分挖掘教材資源
形象思維是小學生認知世界的主要思維模式,因此教師應該以學生的思維模式特點為基礎,充分挖掘小學語文中的資源,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往往設置豐富的插圖,插圖的形象生動、色彩豐富,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欲望具有關鍵作用[1]。因此,教師應該對豐富的插圖予以充分利用,圍繞插圖讓學生展開口語交際訓練,實現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講授《狐假虎威》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插圖展開對話訓練,每一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結合插圖實現對話的不斷豐富與拓展,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目的。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該對訓練的內容加以正確引導,激發學生語言的創造性,在深刻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也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二、充分挖掘網絡資源
在信息化的社會中,網絡中有很多資源值得借鑒,用于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中。網絡資源形式多樣,既有文字、圖片的形式,又有視頻、音頻等形式,豐富多彩的內容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比如在講授景物描寫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對學生熟悉的景物以圖片或者短視頻的形式進行展示,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語言特點對景物進行描繪,以實現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針對人物對話教學,教師也可以從網絡上獲取視頻素材,讓學生通過模擬配音等方式,加強彼此間的交流和溝通。網絡資源能夠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營造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在表達中體會語言的魅力,從而形成良好的表達習慣。
三、在閱讀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其一生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教師應該意識到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2]。尤其是在晨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向學生明確朗讀的重要性,通過反復朗讀不僅能夠逐漸明白文章表達的深層次內涵,而且有助于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提升平時口語交流的流暢性。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語調、語音和語氣變化的引導,讓學生意識到不同的語氣和語調所傳達的思想感情之間的差異,從而提升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尤其是在人物對話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揣摩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運用符合人物特點的語氣和語調等朗讀課文,讓學生更加全面的體察口語交際的微妙之處。
四、開展豐富的口語交際實踐活動
在實踐活動中,學生能夠提升口語交際的綜合能力,也是最直接、有效的培養方式。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參加學校舉辦的活動,例如文藝演出、詩歌朗誦和演講比賽、辯論賽等等,不但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尤其是在演講比賽中,教師通過設置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能夠激發學生口語表達的欲望,通過課下準備演講語言素材,通過自由演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能夠在演講中形成基本的語言組織能力,并能夠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深層次的分析和討論,提高了語言邏輯能力。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在社會實踐生活中培養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真正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生活當中[3]。比如教師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觀察公交車售票員和超市導購員的語言特點,通過課堂中分角色模仿的方式進行對話表演,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觀察能力。
五、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
教師應該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濃厚的交際環境中實現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及性格特點,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小組劃分,給每一個小組分派任務,小組內每一個學生負責任務的不同環節[4]。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加強學生與組內成員的交流和溝通,面對問題共同解決,培養團結合作精神的同時,實現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在小組討論完成后,教師應該引導不同小組之間觀點的交流,通過語言的碰撞,幫助學生拓展語言表達的方式,實現思想的碰撞。
六、提升評價環節的合理性
教師應該提升口語交際教學評價的合理性,通過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和興趣。教師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抓住學生的特點進行表揚,對于不自信的學生進行鼓勵,幫助他們參與到同學的討論當中,體會到與人交際的快樂。比如有的學生不擅長表達,卻擅長傾聽別人,這時教師就應該對學生提出鼓勵,明確雙方對話交際中傾聽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在認真傾聽后能及時反饋給對方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加強口語表達。
結語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其口語交際能力是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完善的口語交際培養計劃,積極利用教材資源和網絡資源等,豐富學生口語交際的內容與形式,鼓勵學生參加學校舉辦的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提升口語組織與邏輯能力。對于正處在發展階段的小學生,教師應該加強鼓勵和表揚,引導學生運用口語交際表達自己的想法。
參考文獻
[1]胡文杰.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熊學敏.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J].鄂州大學學報,2018,25(03):85-87.
[3]馬曉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策略[J].學周刊,2018(07):41-42.
[4]李花.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實效策略[J].華夏教師,2014(01):51-52.
(作者單位:山西省臨猗縣示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