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達 韓丹丹
摘 要:當前教育界迎來了多元學習、全民學習的全面革新形態。高職、高專院校作為為社會培養實用性人才的院校,在面對新形勢的環境下應該調整教育方式,基于此,本文先分析目前高職高專院校所采取的傳統的教育方式弊端,然后提出在新形勢的環境下高職高專的應運用教育方法,以此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高職高專學生;教育方式
引言
高職高專院校為國家培養實用性人才而開設,目的是補充社會急需的職業崗位空缺。但在高職高專傳統的教育中,院校一方依舊過于注重理論。在新形勢下,高職高專院校更應該加重實踐性教學,更高質量地完成自己的任務,為社會職業崗位補足提供更實用人才。因此,現階段高專高職的教育方式要做出改變,讓高職高專的學生學到的更貼近生活,更有益于職業。
一、高職高專院校傳統教育方式不足
(一)沒有明確的培養目的
相比于高校院校,高職高專的辦學時間較短,所積累的教學經驗不足。特別是電力高職院校。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是國家新型項目,也是重點項目,需要有足夠的理論和科學技術支撐。但大多數電力高職高專院校沒有較完善地考慮到電力開發者、電力維修者等需要用什么樣的、那種程度的知識配備[1]。在教學過程中,也往往容易忽略學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是否適用于崗位工作。最重要的是,高職高專院校實行“一條龍服務”,沒有實現基礎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導致學生在實踐工作是遇到新問題依舊用舊辦法解決。
(二)實踐課程過于死板
傳統的高職高專院校雖然有實踐課程,但實踐目的既不夠明確,其方式也過于死板。在電力實踐課堂上,學生多數處于被動狀態。高職高專院校教師在實踐課程中有規定的實踐程序,學生按教師總結出的步驟完成實踐操作,缺乏了自主系統思考。雖完成實踐課業,但質量與成果難得到保證,流于形式,使學生難于為面臨新挑戰,獨立解決,不符合社會職業勞動要求。
(三)忽略對教育對象了解
在新形勢下,高等教育院校與高專高職院校為適應社會人才需求,開啟教育群體、學習類型多元化,大量招生,以適應社會各方面激增的人才需求,以達到社會學識度提升的效果[2]。但存在不足的是,高職高專學校在被動接收經高考篩選后各大學院校剩下相比以前更差的生源后,教育方式卻依舊一成不變,導致教育效率下降。例如,經高考篩選下來的高職高專學生一般具有學習成績不理想卻又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思想不夠成熟,自控能力不強、樂于參與活動但熱情不足、易受人擺布等特點。在電力高職院校課程學習中,學生需要足夠的恒心和毅力。但高職高專院校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并沒有對培養這些能力重點關注。
二、新形勢下高職高專院校應采取的教育方式
(一)調整教學內容,重視實踐培養
從大體上分析,高職高專教學有兩個方面,理論和實踐。新形勢要求各高校重視對社會發展真正產生用處的教育培養。因此,一方面,高職高專院校在教學中要使學生深刻明確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并引導學生創新理論創作。另一方面,高職高專院校將實踐課程設定為主干課程。教師在實踐課程中應當注意讓學生自主實踐操,而不是規定好一切程序和結果[3]。例如,電力高職院校在對學生的教學中,先定下培養學生能力的方向:1、電力學理論理解與透析;2、自主操作與自主測試、調試、計算;3、自主研究、設計、開發。其中,電力理論教學內容以電工、電子、電機三門不可缺的基礎課程及電力系統、發電廠電氣設備、高壓電技術、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力系統自動裝置等專業為主干,刪減過時、繁瑣計算課程,多讓學生推理生活工程實例數值計算。對于實踐課程教學,則要求教師在教學是使學生明確相對應的工種操作、學會自主創新,一切以實際為標準,用生活實況做實驗。與此同時,電力高職高專教師要注重時效性和先進性,引導學生關注國家推出的新電力系統與電力工程研究,推動國家電力學發展。
(二)改變教學方式,引用新技術
高職高專院校不同于高等院校培養在于,像電力高職院校等院校教學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課堂。在電力高職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分組討論、情景結合、實踐操作、教學互動等方式,打造半理論,半實踐教學課堂。舉個例子來說,在教學《電力工程項目案例分析》這一課程時,首先通過多媒體影像、PPT課件、模擬軟件等重現案例,如重現集成電路的設計過程,然后對學生進行詳細清晰闡述其設計原理,并舉例生活中集成電路的案例進行闡述,最后帶領學生現場組裝集成簡單的電路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加深學生的記憶,深化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三)調整教學考核體系
高職高專院校作為社會培養實用人才的基地,其考核方式不應與高等教育院校一樣,注重于理論筆試。考核重點以技能掌握,操作熟練度方面為主。高專高職院校應該把考核內容設置與社會職業崗位面試要求一致,使每一次考核都像職業專業生活實踐[4]。其次,考核不僅僅在于學習最后一次大總結中,還要融于每一次學習實踐中。教師通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操作的表現,記錄分析,結果加入到總考核中。這樣的考核方式,符合高專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的。例如,電力高職院校在總結考核中,學生以《電力工人技術等級標準》進行考核,將考試“考證化”,使學生在就業考證方面有足夠經驗。
三、結束語
國家推出新形勢,目的為如今向創新型社會過渡,為祖國發展提供大量人才。在這樣的形勢下,作為實用人才培養地的高職高專院校責任重大,必須盡快做出改革教育方式,迎合時代,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福魁,劉玉文,李慶生,等.新形勢下高職高專學生教育方式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24):159-160.
[2]李闖.新形勢下高職高專學生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
[3]何小榮.新形勢下高職教育教學方法探討[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7):118-119.
[4]龍婧婧.淺析新時期高職高專學生素質教育的路徑[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1):166-167.
(作者單位: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