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偉
摘 要: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過去的,全國“萬校一書”的課程體系、“萬人一面”的培養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推行“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勢在必行,當然,中學體育課程為符合時代教育也步入課改行列,對當前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以尋找可行有效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體育;教學方法創新
由于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制度對中小學體育課程的漠視,以及社會因素和家庭因素對學生的影響,現代中學生普遍呈現出體質差、體質弱、身體協調能力差等狀況。體育課程開設的初衷就是要調節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勞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其身體發育。但是很多學校和家長意識不到體育運動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長期漠視中學體育課程的開設。在大力提倡新課改的情況下,初中體育教師就如何引起學校和家長對體育的重視,開始改進教學理念和創新教學方法。
一、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存在問題如下
1.文化課與體育課的不協調
初中學生處于開發智力和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面臨著各方面的壓力,身心疲憊。很多學校和家長認為體育課就是“玩”,沒有實質性的教學內容,認為上體育課就是在浪費時間,耽誤學習,還不如將“玩”的精力投入文化課學習中,為此很多文化課教師“征用”了體育課,剝奪了學生“玩”的時間,使得體育教學達不到教學目的。
2.缺乏對體育訓練項目鍛煉熱情
我們都知道體育訓練項目是體育教學的主體,合理的體育訓練項目是體育教學的關鍵。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其參與的積極性也不同,所以開展體育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體育訓練項目。目前我國對初中體育訓練項目設施的投入不大,相較于國外還處于落后狀態,還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體育訓練項目,使得學生缺乏對體育鍛煉的熱情。
3.忽視心理素質培養
當代教育一直提倡“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雙重培養。但在初中教學,心理素質歸屬體育教學的一部分,很多學校還不能有效將體育訓練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銜接,繼而融合到整個體育教學中,從而未能及時察覺到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培養。
二、新課改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的要求
作為新時期的體育教師,要繼續發揚傳統的教學優勢,迅速走進新課程、理解新課程,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
1.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成為課堂活動中的主體,要求教師一視同仁,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根據學生的個性和需求組織有效的體育課堂活動,讓學生能夠愉快地融入學習中。
2.創新教學方法
新課改是教學理念的一場深度改革,全新的教學理念、全新的課程教材,應用于全新的教學過程中。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如項目訓練教學、學生互動教學、游戲教學、體技競賽教學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有效展開體育教學。
3.提高學生體育技能,培養體育鍛煉意識
在創新教學方法中,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體質特點,讓學生掌握相應的體育技能,增強體質,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體育鍛煉,發自內心地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培養終身的鍛煉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三、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
根據上述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新課改對當前體育教學的要求,從以下幾點提出創新教學策略:
1.確立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調動學習興趣
過去的傳統體育教學是根據考試內容確定教學課程,教師教什么課程,學生就被動地學什么課程。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不僅僅扼殺了學生的本性,也不利于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在新課改提出后應確立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在體育訓練項目上應廣泛征集學生的意見,并結合新課改教學的要求來制定有效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
2.合理安排教學課程,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目前教學中仍然以文化課為主,體育課在日常教學中寥寥無幾,學生受到外界壓力較大,沒有放松的時間。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合理安排教學課程,文化課與體育課平等對待,相互輔助學習,勞逸結合,既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又可提高學習效率。
3.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在現代教學中,要求對“身體和心理”雙重培養。我們都知道,由于每個學生的體質不同,對于體育課程的接受能力不同。那么,如何讓學生在身體鍛煉的同時,發自內心地去喜歡這項運動呢?這就需要我們借助多媒體教學,觀看“體操、球賽、運動會”等,從感官上激發學生對學習體育的熱情。另外,靈活應用教學,如“游戲教學、競賽教學、有獎教學”等,在增強課堂樂趣的同時,又教會學生掌握各種體育技能,改善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學生與教師間的關系,增加了交流,從而達到共同完成體育教學的任務,綜合提高學生素質,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要適應新的教學趨勢,結合新的教學方法,改善當前教學模式的不足。以“健康第一”為教學出發點,“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促進中學生體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顧華華.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147,146.
[2]劉志紅.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才智,2012(3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