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幫建
摘要:數學是通向科學大門的鑰匙,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有著較嚴格的要求,學生必須進行大量習題練習才能發展自己的獨特個性,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使自己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習效率,迫在眉睫。
關鍵詞:數學教學;如何培養;探究能力
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勵和幫助學生自己探究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出適合于自己的獲取新知的能力和方法。給學生創造出屬于他們自己的一片天空,從而體驗在探究中獲取新知和能力的樂趣!
一、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智力發展的基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才能體現出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學生,他們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愛學、樂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發揮學生參與學習的主觀能動作用,讓他們進行創造性的學習,教師首先應根據教學內容,探究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創設問題情境,引出學生對知識的興趣,主動探究的欲望。
1.教師可利用“學生渴求他(她)未知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的心理,培養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了正比例函數與反比例函數之后,學生便會對“y與x成反比例,x與z成反比例,那么y與z成什么比例呢?”之類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基于他(她)們對有理數的乘法中“負負得正”的認識,學生自然產生了“反反得正”的猜想,再運用擁有的正(反)比例的知識自主探索一番,果然猜想成立!又比如在講解圓的內切多邊形面積的極限求圓面積時,我介紹了一下我國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微首創的“割圓術”: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則于圓合體而無所失矣。在古代這是一種多么新奇美妙的思想啊!
2.合理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學生會對從事的學習失去興趣.教師要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例如:設立數學擂臺賽,做數學游戲等,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特長。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固然是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重要途徑,但千萬不要忽視對學生責任感的喚醒.一味地培養興趣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反而易讓學生走進為興趣而學的誤區,因此在培養興趣的同時應加強責任感的激發,這樣探究性學習才不會與社會、時代需要脫節。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在認識到數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同時也使學生們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他們的主動探究的欲望。
二、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合作性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現代社會越來越需要加強合作、人與人的合作、人與自然的合作、群體與群體的合作,對于今天的學生而言,從小就應該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如果長期處于個體的、競爭的學習狀態之中久而久之,很可能變得冷漠、自私、狹隘和孤僻,合作性學習就能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合作性學習還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師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動手實踐、合作探索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探究性的學習能力。給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學生學習知識是接受過程,更是發現過程、創新過程.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讓學生在觀察,實踐活動中,通過自已動腦思考,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獲取新知識.例如,在教學用配方法和公式求二次函數y=ax2+bx+c的對稱軸和頂點坐標這節內容時,我給學生創設了三個問題,然后便讓學生集體討論,大膽地設疑、質疑,學生自主探究、發現,直至達到目標.創設問題如下:
①當二次函數穿著y=a(x-h)2+k這件名貴‘大衣時,有什么優點?這一問題相當于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學生在前段時間接觸過的眾多的二次函數類型,如y=ax2,y=a(x-h)2,y=ax2+k,y=a(x-x1)(x-x2)等紛亂的思維中清醒過來,意識到二次函數y=a(x-h)2+k此種類型的可貴性,并且引發學生自覺地把y=ax2,y=ax2+k,y=a(x-h)2都歸納到此種類型中去,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
②若二次函數穿著y=ax2+bx+c這件普通‘外衣時,你有辦法求出它的對稱軸、頂點坐標嗎?此時學生會不由自主地產生轉化的數學思維:把二次函數y=ax2+bx+c轉化為y=a(x-h)2+k不就行了嗎?于是,一堂學生主動探究的課堂就拉開了序幕.問題是最好的老師,這話沒錯.學生很快便探究出配方法可以把y=ax2+bx+c轉化為y=a(x-h)2+k的形式.但這樣還不行,這節課仍未達到最終目的,探究性教學的最可貴之處是要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③你還有辦法找出一個直接求y=ax2+bx+c的對稱軸和頂點坐標的公式嗎?
數學教學一定要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獨特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鍛煉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