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微
摘 要:閱讀課是小學語文的一種基本課型。以閱讀課為平臺,能夠著力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進而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探尋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課的基本教學模式也就成為廣大教師關注的焦點。將聚焦同課異構,淺顯論述小學語文閱讀課的一些基本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課;同課異構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憑借閱讀教學,學生的知識視野會得到不斷拓展,學生的語言知識會得到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不斷提升等。因此,一直以來,探尋小學語文閱讀課的基本教學模式也就成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
同課異構,說到底,就是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向學生呈現同一節課。同課異構能夠起到異曲同工之妙,即教師借助于不同的教學模式能夠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益。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模式可謂種類繁多。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一些同課異構觀摩教學活動實際,淺顯論述同課異構異曲同工之妙處。
一、依托百變閱讀,讓閱讀課一枝“讀”秀
百變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基本教學模式之一。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百變閱讀就是讓學生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讀,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感悟文本思想內涵,據此提升閱讀課教學效益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讀,自始至終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依托朗讀、默讀、跳讀、尋讀、分角色讀、自由讀、配樂讀等閱讀形式,學生的閱讀效益也會節節攀升。
基于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地依托百變閱讀,讓閱讀課堂一枝“讀”秀。
比如,某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這一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體驗燕子的可愛,該教師讓學生進行了尋讀;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對燕子的喜愛之情,該教師讓學生進行了朗讀;為了讓學生感知燕子的特點,該教師讓學生進行了自由讀等。
在一枝“讀”秀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學生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讀,透徹理解了文本主旨大意,深刻體會了文本思想內容,據此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益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二、聚焦核心素養,讓閱讀課一拍即“核”
時下,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也已經成為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聚焦點。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要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聚焦學生的核心素養,精心設計一些主題鮮明、妙趣橫生的課堂教學活動。如此一來,立足這些主題鮮明、妙趣橫生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效益自然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基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之重要性,部分教師也在積極探索一些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憑借這樣的閱讀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夠切實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同樣是教學《燕子》這一課,另外一名教師則是聚焦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名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分小組交流學習生字詞,讓學生準確透徹地理解了本課的生字詞;通過指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尋自己喜歡的句子,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積累了好詞佳句。在此過程中,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語言知識,進而發展了自身核心素養。
在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課堂中,無論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都是一拍即“核”,即所有課堂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核心素養有序開展的。
三、憑借信息手段,讓閱讀課煥然一“信”
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推動教育步入了教育信息化時代。在教育信息化時代,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教學手段紛至沓來。實踐證明,利用這些先進的教育信息化手段能夠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益。
基于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益方面的顯著作用,部分教師在立足課堂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全力打造信息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憑借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大幅提升閱讀課的教學效益。
還有一位教師在教學《燕子》這一課的時候,首先在課堂伊始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一段燕子銜泥筑巢的視頻,借此激發了學生學習本課的濃厚興趣;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巧妙地使用了朗讀測評軟件。朗讀測評軟件的使用,不僅能夠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還能夠對學生的實際表現進行客觀公正、及時有效的評價。
由此可見,憑借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教師能夠讓小學語文閱讀課煥然一“信”。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閱讀課中真正也就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也是如此。結合不同教師的不同特點、不同學生的不同學情以及不同班級的不同環境等,教師可以針對同一篇目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雖然在教學同一篇目時,不同教師采取的教學模式是不同的,但是結果卻是殊途同歸的,即教學效益都是能夠得到顯著提升的。
總而言之,同課異構不僅能夠開闊教師的視野,在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方面也能夠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與此同時,同課異構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都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彩俠.小學語文“同課異構”教學方式的實踐及反思[J].教書育人,2017(10):55.
[2]李俐均.小學語文“同課異構”教學方式的實踐與反思[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