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 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是現今語文教學的一大目標,同時也密切關系著現今社會對人才的培養。小學語文是一門極具感情色彩的學科,同時也充滿了個性,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意愿,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但現今的語文教學和素質教育下的教學要求還不完全符合,較為強調讀,忽視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而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內容提出了以下幾點教學策略,以期幫助廣大教師改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放飛心靈;激發創新;思維培養
小學作為學生接受系統知識與教育的起點,擔任著學生成才成人的重任,且不能馬虎。而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引路人更是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責任。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格外重視學生整體發展,摒棄以往“填鴨式”以及“唯分論”的教學模式,緊跟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放飛心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基于此,本文下面將針對如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素養與思維能力進行以下探討,以期幫助廣大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一、激發興趣,喚起創新意識
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創造欲望能夠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究,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發揮與培養的首要工作。而在小學語文活動教學中,興趣往往是通過學生的好奇心體現的。一旦學生有了好奇心,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這時期見解與思考才會更加深刻與獨特,也往往更具創造性。同時好奇心還能有效加強學生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思考,當出現疑難問題時往往是先自己思考與探索然后再尋求教師的幫助。好奇是每個人的天性,這一點在小學階段尤為明顯,他們往往會對某些問題產生疑惑,并產生好奇心,而這正是學生創新意識的開端與萌芽。例如,在教學《女媧補天》這一課時,教師就先借助多媒體展示女媧補天時的圖片,并引導學生思考,這是哪個故事中的人物。由于學生認識有限,并不能馬上回答出來,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想要了解這幅畫的決心。而這也很好地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喚起其學習與創新的意識,激起其求知欲望,從而有助于讓學生放飛心靈,激發創新。
二、放飛心靈,重視情感感悟
情緒與情感在小學教學中更為明顯,這是因為情感與情緒是構成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們表達自己宣泄情緒的一種內在體驗,而小學階段是情感體驗關鍵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要讓學生放飛心靈,激發創新能力,正確表達情緒,高尚道德情操以及審美情趣等的培養必不可少。這也是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價值觀的重要舉措。小學生情感單純,而語文課本中卻有著各式各樣的文段素材,且這些素材往往飽含豐富的情感,對于學生情感的體驗而言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就不妨借助課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教學,并以此為基礎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例如,在教學《憫農》這篇課文時,古詩表達的是詩人對于社會不公平的抨擊與強烈的憤慨以及對勞動人民真摯的同情,并告誡人們要珍惜糧食。而絕大部分小學生根本沒有經歷過饑荒時代,體會不到作者想要傳遞的感情。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就可通過現實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去思考與感悟,通過情感的共鳴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所傳遞的感情,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
三、激發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創新理念更是深入人心,而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場所與陣地,創新自然不能落下。因此,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學生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對語文這門學科特點的分析,找出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教學方法,以此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而在現代科技不斷發展與進步的今天,多媒體作為其中一種產物,能夠有效豐富我們的語文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妨借助這一教學手段進行輔助教學。例如,在教學《匆匆》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喚起對于光陰的珍視,教師可從網上搜集幾幅四季變換的圖片,讓學生在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中感受到時間的了流逝,并在這種四季的變化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其想象力,從而放飛其心靈,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其主要任務是啟迪學生心靈,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為學生全面發展盡最大努力。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具體教學之中,要善于從以上幾方面著手,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從而為高效的語文課堂盡獻自己的努力。
參考文獻:
范曉麗.放飛心靈,激發創新: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的培養[J].課外語文,2017(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