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
摘 要:在分析生活與學習關系的基礎上,認為教育回歸生活確有道理。而目前來看,小學數學教育還存在核心素養教育不夠、教學方法存在缺陷、教學設備跟不上潮流等問題。因此,作者認為可以通過設置情景,讓學生在樂趣中感受生活;觀察生活,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注重應用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在動手中進步等方式予以解決。
關鍵詞:回歸生活;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杜威教育思想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教育即生活”,這是對教育與生活之間關系的重要把握。杜威認為,人類生活需要教育,因為人們習慣、制度、信仰、工作等的形成與開展,需要通過教育來實現。在杜威看來,社會群體的每一個成員都需要進行教育,這樣個體消亡了,群體才能由教育而得來的生活經驗繼續生存下去。也就是說,教育是人生活延續的一種方式。另一方面,杜威也強調教育奠定于現實生活、關注現實生活??梢哉f教育和生活之間密不可分。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育現狀
從目前來看,小學數學教育能根據國家的相關文件、教學大綱的要求有效開展。近些年來,小學數學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教育質量穩步上升,學習效果有目共睹。但從更高要求來看,也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還不夠完全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人文、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三大要素,數學人文指對數學的持久興趣與好奇,對數學美有追求,會數學交流;數學意識包含數學運算、空間觀念、符號意識、解決問題的策略;數學思想涵蓋抽象、推理、建模三種數學思想。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引領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抓手,雖然其內涵與外延還有待進一步界定,但是需提前在數學教學中予以貫徹。
2.教學方法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
受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還存在著教學過程不夠生動,實踐動手比例比較低等情況,這導致了數學課不夠吸引人。據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有80%的小學生不喜歡數學課,其中有一半的學生認為,老師的上課方式不能吸引自己的興趣。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趨勢明顯
1.當前教育趨勢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新課標要求,學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運用書中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也就是學有所用,這和前文所言教育回歸生活的道理是一致的。
2.要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
過去數學教學,基本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一直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主動性不強,“我要學”的觀念淡薄。這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性格的養成也是不利的。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實踐、增加創新,以符合核心素養的要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3.教育回歸生活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科學,講解只會讓學生倍感枯燥,只有和生活相結合,才能生動、有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四年級數學課中有不少關于三角形邊、高和度數等的問題,可以通過讓學生剪紙、帶長短不同的小棒進行拼接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讓數學課生動形象。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路徑選擇
1.設置情景,讓學生在樂趣中感受生活
小學階段大部分的數學概念是非常抽象的,比如,在教學坐標的時候,學生就會回答第幾排第幾列這樣的答案,這是非常抽象的。如果在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所在的“坐標”,并通過平移等方式,再次確立自己的“坐標”以及身邊同學的坐標,這樣就更直觀,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2.培養觀察生活,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包含著數學問題,可以說生活處處皆數學。比如,可以通過讓孩子在家里和家長一起烙餅的方式,去發現如何節約時間、統籌時間。比如,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理解加減乘除,甚至路程問題、年齡問題、倍數問題等等。
3.注重應用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在動手中進步
笛卡爾曾說過:一切問題都可以轉化為數學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讓學生利用生活的素材進行學習??梢宰寣W生收集身邊的實例,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應用。引導學生利用數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比如說,在容量單位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家里的油鹽醬醋、飲料等,來發現一些規律,并利用所學的知識和家長一起去菜市場、超市等購物,讓學生在應用中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孟建偉.教育與生活:關于“教育回歸生活”的哲學思考[J].教育研究,2012(3):12-17.
[2]沈章明.誰提出了“核心素養”這個概念[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7(1):5-7.
[3]鄧志偉.中國需要什么樣的“核心素養”[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7(4):10-12.
[4]劉曉萍,陳六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分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6(4):4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