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瑋媛
摘 要:電子書包的出現為中小學教育革新提供動力,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電子書包更是得到了積極的推廣和應用。從小學語文教學入手,對電子書包的課堂實踐運用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得益于電子書包及其海量信息資源與強大的網絡互動特征,實現了課堂教學的高起點、大容量,同時,課堂上也能充分感受到學生智慧的迸發和激情的放射。以下,將通過電子書包上的一對一數字學習綜合課例——《狀物說明文習作》,來談談收獲和喜悅。
關鍵詞:信息技術;電子書包;小學語文;合作探究
一、基于電子書包構建下的語文數字化學習新環境
教師電腦和學生平板電腦通過無線局域網連接,教師可以通過教師端發送課前預習研學案,布置互動學習任務,學生在自己的平板電腦上進行查看、答題、探究等學習活動,系統將記錄所有的學生操作。教師能實時查看學生的學習狀態、獲取學習反饋,包括探究的過程、互評結果、學生錄制的音頻、視頻或修改意見等等,極大地方便了教師的備課與教學。
本案例充分利用“虛擬課堂”教學平臺,課前組織學生做好預習,根據課文內容,要求學生搜集掌握有關要說明對象的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能夠及時了解學情,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課上上傳學生在課前熱身活動而撰寫的習作范本,提供若干篇優秀美文,進行分享閱讀。將語文知識由課本延伸到課外,靈活運用所學方法,課上可以讓學生學會自主做批注上傳,互相發表意見、討論交流。課后進行小練筆活動,將語文課堂延續到課下,讀寫結合,虛實結合,實現真正意義上“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語文教學。
二、電子書包讓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更豐富
《狀物說明文習作》是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的內容,老師在虛擬課堂教學平臺上,利用“互動討論”模塊給學生布置了兩個預習作業:搜集想要撰寫的物體(水果、電器、電子產品等)資料,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了解到一定的常識知識,有助于對寫作對象的理解,也訓練了學生搜集資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學生利用周末時間,認真地搜集資料,并整理歸納后上傳文稿、圖片、語音講述等資料,認真地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用前一節課學到的描寫方法寫一篇說明文;接著上傳到共享平臺,學生在平臺上積極主動地相互交流、并進行點評,老師也根據學生寫的文章,及時地變更自己的教學設計,使之更加貼合學情。
老師分別用以下4個環節,完成了本節現實課堂:
1.首先利用互動討論區,同學們發表狀物說明寫作,過程中,根據鮮花投放數,統計出若干優秀范文,進行展示;
2.用平板互動討論、備注好的文段與說明方法,從而多角度直觀掌握每個說明文的寫法。同學們根據范文,找出使用了說明方法的部分,總結使用后的好處;
3.深入研讀未能使用說明方法的文章進行討論,大家互相給出修改意見,并對比找出使用了說明方法前后的表達效果;
4.拓展實踐,老師利用互動討論平臺,根據推送范文閱讀材料,讓孩子們利用本節課中所學到的一些說明方法,對范文進行圈畫批注,并相互討論,自行修改文章,進行分享;
老師利用課后時間給大家布置繼續編輯與潤色作文的作業;同學間互相交流,進行口語表達的作業。完成這兩項作業,并上傳平臺。
學生繼續在“虛擬學校”教學平臺上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編輯任務,嘗試獲得更多的鮮花數,利用“虛擬學校”平臺,結合“三段式”教學法,課前預習搜集資料,撰寫文章;課中展開討論,做好標注,隨堂分析分享,拓展閱讀;課下完成小練筆,虛實相結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老師也能及時掌握學生的作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
三、打造靈活趣味高效課堂,學生思想碰撞迸發出奇異火花
(一)線上熱身,創設情境
利用平臺上錄入文檔的功能,在本節課中,教師使用“虛擬學校”教學平臺互動課堂模塊中的習作熱身環節,讓學生在電子書包上寫出自己喜歡或者熟悉的一樣物品對象,及時查看每個學生的習作情況,為后面進一步掌握說明文方法做鋪墊。
(二)線下互動,討論學習
在虛擬學校平臺上,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根據任務要求來搜集資料,上傳文章,并通過鮮花數的投票量來發現范文與病文,進行留言和點評,自主學習并互相交流。學生交流得非常熱烈,互相學習的氛圍也非常濃厚,產生的優秀作品非常多。
(三)學以致用,發揮學生主體性
通過講解分析文章,學生深刻地理解掌握說明文方法,有益于在寫作過程中,對描寫對象進行進一步的深刻分析、抓住其根本特征,更生動透徹地呈現對象的本質,并教給學生很多說明方法,比如:打比方、列數字、舉例子等等。分析文段之后,學習并沒有結束,教師通過虛擬學校平臺向學生推送拓展閱讀材料,把語文學習由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并運用課堂所學習到的寫作方法,學生自己閱讀并做批注,再進行修改,真正掌握語文的學習。
(四)寫改結合,體驗不同角色
教師在本課的最后給大家布置了利用課后時間繼續編輯與潤色的環節,同學間互相交流,進行口語表達,完成這兩項作業,并上傳平臺。
電子書包的運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并在溝通、資源共享上有較強的優勢。伴隨著“微課程”“慕課”等新興教育變革帶給我們的巨大沖擊,電子書包也將會以更快的速度進入課堂,一線教師不僅應該迎難而上,順勢而為,加緊結合中國國情創造中國特色的語文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更應該理性的認識電子書包強大的數據技術處理凸顯出的教育應用價值,讓電子書包的技術服務于傳統教學,使兩者有效結合創造出更高效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