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
摘 要:體育是我國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之一,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符合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該教學方法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學齡段、不同體質的學生采用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具有“因材施教”的特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提高不同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拓展了體育教學的深度、廣度,是一種最適合學生接受的教育方法,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應用及推廣價值。
關鍵詞:體育教學;分層法;作用
統一式的體育教學無論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是不科學的,體育教師需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正確對待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并結合每一位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學方針。學生之間的差異是一種必然存在的現象,分層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需要結合每一位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體育分層教學中獲得個性化成長,促進每一位學生的進步。
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實施分層教學,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展。例如跳繩教學,即便一年級新生,剛進校也有跳繩跳得好的孩子,可以達到1分鐘120~140次左右,可是也有一個不會跳的,并且協調性還相當差。碰見這樣的孩子,我在教學中每次都為不同的孩子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能力強的除了完成規定時間內的跳繩次數后,還要給他們提出更高要求,看誰能最先完成1分鐘130~140次的跳繩任務,或利用剩余時間教授他們花樣短繩,如前編花、后編花等。讓能力強的孩子即便在自己擅長的技巧上也能不斷提高自己,不至于因為對舊知識的枯燥而產生厭煩心理;對于能力差的孩子也許我要手把手地分解教授動作,讓他們一點一點學習技術動作,一點一點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最終完成教學任務。這個學習過程對于學習能力差的孩子也許需要一周、三周,甚至更長時間。這樣的分層教學使得在同一學習時間內,學生都有自己要解決的問題,都能在各自現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而且沒有任何壓力。只有提高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才能激發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知識的增加。
分層法也適用于游戲教學中。例如,障礙賽是體育課中經常用到的游戲。障礙跑,是在快速跑中運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越過多種障礙的運動項目。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用各種方法跑過、跳過、爬過、繞過若干障礙。它能夠發展學生身體的各方面素質,還能培養學生不斷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樹立孩子們的自信心,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在游戲中有的孩子身體靈活、步伐矯健,很容易就通過障礙物并且為本隊贏得好的名次,得到同學們的贊揚聲、吶喊聲;可也有個別孩子確實是行動緩慢,動作缺乏協調和靈活性,往往本隊同學都會對這樣的孩子發出倒彩聲,這會打擊能力差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不利于同學之間的友愛。所以對于能力差的孩子,我每次在她(他)跑前都會鼓勵她(他):你無須和別人比快,只要能順利過每一個障礙物就是勝利;在課中、課后小結時,我更會和全體學生說:××同學雖然行動緩慢,但她(他)依然堅持過每一個障礙物,沒有被障礙物嚇得去撒謊、退縮,為了本隊能有好的成績,即便摔跤她(他)也能很快站起來為本隊贏取更好的時間,這樣的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魯迅先生曾說過:“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我也對此深信不疑,三秋掛果的銀杏何必傾慕夏日斗彩的繁花呢?這樣的分層法教學,不但能增強能力弱的同學的自信心,使其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可以逐步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也能使能力強的孩子看到別人的優點,從而發現自己的不足,讓孩子們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欣賞別人,從而達到團結、和諧共處。
按照體育教學中學生的綜合表現情況,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能力較弱、能力中等、能力強三個不同的層次,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能力較弱、能力中等、能力強的學生分別采用“扶著走”“領著走”“放開走”的方法,讓能力較弱的學生打好基礎,能力中等的學生穩步提升,能力強的學生能更進一步,有效彌補傳統統一式教學中的不足,真正實現差異化教學中的差異化發展,可以減少學生兩極分化的情況發生。
是花總要開放,只是開放的季節不同而已。只要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汗水辛勤澆灌、細心呵護他們,相信定有開花一日!
參考文獻:
[1]魏強.高校體育教學優化組合模式的大體育策略[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7).
[2]譚軍輝,黃正喜,柳華清.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分層升降”教學模式的實施問題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6).
[3]王博.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的實效性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9).
[4]張光露.淺析分層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意義與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