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軍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以及逐漸深入,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生活情境的創設受到了許多師生的歡迎,也獲得了極大的成效,這是一種極具貼近小學生生活方式的新教學模式,能使學生加深理解記憶,數學學科的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其他學科的進步,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將數學學科與生活相互結合起來,可以使數學課堂更有活力,能夠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從而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研究策略
生活情境教學是小學數學課堂上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氛圍,還能逐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但在其過程中發現教學成果并不十分理想,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思想也比較傳統,通常就是灌輸式教學模式,另一方面對枯燥無味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氛圍,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逐漸下降,對此該如何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以下展開多方面的策略論述。
一、生活情境教學的意義
生活情境教學是一種尊重主體性、體現創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學。作為一種時代新發展下的教學形態,生活情境教學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于傳統教學,或者更為確切地說應該是超越了傳統教學。生活情境教學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借助有意義的交流,不斷探究和解決教學中發生的問題,將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經驗數學化,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可以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與知識背景聯系在一起,將數學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特點充分體現出來的教學方法,以加深學生的理解,提升師生教學生活質量。根據教材內容進行生活情境教學來吸引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共同合作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生活情境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還能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與探索,不斷激發學生的熱情與興趣,最終為學生樹立新的數學思維意識,不斷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對學生的精神世界有所刺激,還能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來帶巨大影響。
二、生活文本相互結合創設生活情境
現在的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結合數學課本中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體驗來進行生活情境教學,學生可以在課堂期間與同學交流一些生活中的感悟,通過這些交流過程可以讓學生以更貼切的生活方式去理解知識和牢固掌握知識,并且能夠深刻進行知識體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感悟與教材的內容,從而發掘出更深奧、更有趣的內容,提高學習的實效性。并且生活情境教學方式非常符合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情感上和意志上都需要引導教學,這種模式對于小學生的感知能力極具吻合條件。比如,在學習分數時,教師可以選擇兩個同學分吃一個蘋果,每個人吃多少蘋果用數學方式應當怎么表示呢?學生對于問題擁有急于解決的心理,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出教學內容,帶領學生對分數進行初步認識。教師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將教材內容轉換為生活實際情況并與之相互結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內容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而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具體掌握。
三、小學數學應用生活情境教學模式的主要措施
數學是現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當下的教學環境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教學方法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生活情境法教學的創新過程中應當重視生活情境教學落實過程中所涉及的專業教學理論,通過學習這些理論來掌握和認識生活情境教學的具體實施流程和技巧,讓自身的教學素養與生活情境教學方法自然融合,形成正確的教育觀,這樣才能正確地在教學課堂中用好生活情境教學方法。比如在講解梯形面積過程當中,教師可在課堂當中進行適當導入,指導學生對七巧板等各類圖形進行相應思考。讓學生根據以往學習過的面積計算方式逐漸向梯形面積方面引導,分析如何能夠算出面積,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與創新能力,引導學生采用拆分的形式來計算梯形面積,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過程當中導入生活情境,不斷激發學生對該種學習方式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身創新能力,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對自身思維能力開拓也具有重要作用。
這樣的教育教學模式,可以很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小學數學創設生活情境教學讓同學們從生活實際出發,深化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思想的理解,使其印象深刻,提高教學的效率,并且生活情境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有很大的輔助作用,有利于教學的進步與發展。以上所述的方法都是讓學生更深刻地掌握課堂知識,在學習中富有積極性,從而能夠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為以后的求學之路積累扎實的經驗。
參考文獻:
[1]肖祥墾.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2017(2).
[2]岑佳.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教育,2016(12):00224.
[3]劉峰.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7):180.
[4]唐秋明.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