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柳茹
摘 要: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可以更好地提高他們對語文的學習水平和應用水平,進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作文教學;教學范疇;寫作興趣
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多數語文老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較深,忽略了對語文課程綜合能力的運用,使得傳統作文教學模式過于單調,很難體現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真實水平。因此,根據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老師要改變思維、創新教學,讓學生在寫作的同時掌握語文知識的書寫、表達、邏輯、創作等綜合能力。本人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和思考,發現目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有效改進策略,以供大家參考和采納。
一、小學語文作為教學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教學方式影響,目前很多老師在教學小學生寫作文時,只是更多地講寫作的方法和寫作技巧,忽略了對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得小學作文教學的效果不理想,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和學生的精力,使小學生的作文課純粹成了寫字練習。
1.小學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位置經常被忽略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和基礎,作為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掌握情況的重要檢驗手段之一,對老師的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老師本應加強對小學生作文教學的重視,但是就目前普遍存在的狀況是很多老師并沒有給予小學作文教學足夠的重視。形成這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師覺得小學生歲數小,還不具備獨自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認為學生在語文基礎方面的掌握能力比較薄弱,還沒積累足夠的文學素養,小學作文對學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老師才忽略了對小學作文教學在語文課程中的重要性。還有部分老師認為小學生處于小學階段,暫時沒有必要對他們進行合適的寫作指導,等他們到了高年級再學寫作也不晚,也經常用其他課程代替小學作文教學課。正因如此才導致小學生的書寫能力一直很難提升。
2.小學作文教學的教學范疇局限性
老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為了應付考試中作文占據的分數成績,不管學生有沒有興趣寫作,只是一味地灌輸寫作的重要性,卻沒有教給學生怎么樣去寫作,怎么樣才能寫出一篇好的文章。從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狀況來看,很多老師在教學中通常給出固定的題目、固定素材和大致寫作方向,甚至有的老師圖省事直接給出范文,讓學生比照范文去寫作,這種固定化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也不能幫助學生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為了應付考試,老師經常選擇作文押題,讓學生反復閱讀某一類型的文章,這樣即使押中作文的考題類型,得到高分數也屬于幾率,對學生會產生了很嚴重的影響,讓他們的思維方式固態化,難以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
二、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1.老師要培養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為了能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自身良好的寫作習慣,老師首先應該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在小學作文的教學中,老師要指導學生善于觀察周圍的一切,從日常生活到學校學習細節,多閱讀一些好的圖書和文章,進而增加他們的寫作素材,讓小學生先從自身的生活開始寫作,根據自己熟悉的環境和親身經歷創作出屬于他們自己的文章。老師可以指導他們一些寫作技巧和寫作格式,幫助他們在寫作中遇到的困難,對學生寫得好的文章要積極表揚,激勵他們寫作的愿望,進而逐漸地提升他們對寫作的興趣。
2.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活動,通過實踐觀察來尋找寫作的靈感
作文的寫作素材很多,需要平時的不斷積累和尋找,同樣寫作的靈感也需要尋找,老師要督促學生常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也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去參加,在參加活動之前,老師可以提前給出作文題目,讓學生通過參加活動來搜集寫作的素材,增加他們知識的積累。例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辦一個演講比賽,也可以帶領學生出去郊游,然后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把自己對活動的經歷和小組的活動當成寫作的素材。這樣不但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讓他們寫出富有情感的好作文,讓作文教學的效果得到充分發揮。
3.擴寬小學作文寫作的空間
作文的寫作對于小學生形成阻礙的主要因素是因為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經驗不足。老師對于這種情況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提升教學效果。比如,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給出字詞讓學生造句等,通過訓練他們的基礎知識來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老師可以推薦一些適合學生的課外讀物讓學生閱讀,通過閱讀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增加文化底蘊,這樣他們在寫作時才能下筆有神,寫出好的文章。
總之,小學的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進行寫作可以提升他們對語文知識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的創作思維。老師在教學時要對作文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改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讓小學生喜歡上寫作,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符秋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6.
[2]吳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學周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