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
摘 要: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經典誦讀,可以幫助小學生掌握傳統文化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此外經典誦讀還可以給小學生積極健康的精神教育,有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當前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依然存在“三不足”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并提出“三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誦讀;“三不足”;“三要”
經典誦讀是針對我國小學生語文教學的一項課程,近年來在全國各地的小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思想認識起到積極作用,但是不能否認小學語文的經典誦讀依然存在較大問題,還沒有發揮出經典誦讀的最大作用,基于此需要針對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并找出科學的解決方法,最終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展,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水平。
一、當前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存在的“三不足”
一是教師對經典誦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很多教師對經典誦讀的認識不足,未能意識到經典誦讀的重要性,不少小學語文教師認為經典誦讀就是簡單的古詩文背誦。這種錯誤定位導致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經典誦讀教學時,往往只是組織學生背誦課文內的古詩詞等內容,由于學生對其中的含義理解不夠,所以背誦效率也比較低,而且這種機械的背誦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下降,難以在經典誦讀教學過程中發現樂趣,最終導致經典誦讀無法發揮出其真正作用。另一方面小學經典誦讀的內容過于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相同的內容使得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不利于經典誦讀的教學。
二是小學生對經典誦讀的內容理解不足。小學生的知識儲備相對不足,理解經典誦讀的內容有一定困難,加上小學生天性對各種新奇的事物具有強烈興趣,所以對難以理解的經典誦讀無法保持長久的熱情。由于經典誦讀教學往往是一項機械性、重復性的課程,學生對于背誦內容一般只是死記硬背,未能深刻理解這些內容,最終導致學生無法將這些誦讀內容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無法對經典誦讀產生真正的熱情和喜愛。
三是小學語文經典誦讀的評價機制不足。目前學校主要以隨機抽查的方式檢查學生的經典誦讀課程,檢查方式主要是讓學生背誦詩文,這種評價方式雖然操作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卻未能真正發揮經典誦讀的作用,也無法體現學生在經典誦讀過程中的學習效果,這使經典誦讀進一步淪為簡單機械的古詩文背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對誦讀內容發生強烈興趣和熱情,影響了實際教學效果。
二、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三要”
一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對經典誦讀的認識和理解。為了保證經典誦讀的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師的專業訓練,促使教師正確認識經典誦讀的價值與作用,并幫助教師快速掌握開展經典誦讀的方法。由于經典誦讀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學習內容理解難度較大,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教師需要根據誦讀內容合理開展具體的教學課程,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鼓勵學生在完成經典誦讀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經典誦讀的內容及其深刻內涵。
二要使用多樣化經典誦讀的教學方式。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誦讀熱情,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經典誦讀方式,將經典誦讀與各種新奇事物進行有機結合,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將學生迅速納入經典誦讀的教學課程中來。比如,教師可以將誦讀內容與多媒體進行有機結合,在學生朗誦過程中配上與朗誦內容相適應的背景音樂,這樣可以帶給學生音樂的美感,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強學生對誦讀內容的理解和吸收,并有效增加誦讀的趣味性與吸引力。還可以為學生的誦讀配上對應圖片或者視頻,從而將誦讀內容轉化為直觀可感的對象,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誦讀內容,最終將其內化為自身知識。
三要進一步健全經典誦讀的教學評價體系。學校要根據經典誦讀的教學目標科學設置經典誦讀的評價體系和方法,從而完成對經典誦讀的科學評價。為了在校園內部掀起經典誦讀的氛圍和熱情,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校園板報,組織活動等內容,把學生帶到一個濃厚的經典誦讀環境中來。為了在班級內形成經典誦讀的氛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背誦比賽或者舉辦經典誦讀的文藝節目,這樣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誦讀熱情,還可以考查學生背誦狀況與教師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不斷加深對經典文化的理解吸收,并最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三、結語
本文提出了當前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育中存在的三點不足,分別是教師對經典誦讀教學的認識理解不足;學生對誦讀內容的理解存在困難;學校對語文經典誦讀教育評價體系不完善。并據此提出了: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對經典誦讀的認識和理解;要使用多樣化經典誦讀的教學方式;要進一步健全經典誦讀的教學評價體系。其目的就是力求將經典誦讀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促進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