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赟
摘 要: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高中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關鍵的,是他們價值觀和世界觀等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大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堅持做到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加強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增強學生的擔當感;創立增加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技能的教育模式,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政治;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一、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高中階段的重點任務是給學生的一生確立發展方向。高中政治學科要以學生為發展中心,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發展。高中政治老師更應該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去引導學生,讓學生未來可以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線,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首先,老師要學會合理地使用高中政治課本,合理恰當地使用課本中的名言警句,通過這些來引導學生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在課本中有好多名言警句,它們之中往往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非常正確的價值觀,其中名人的高雅情操也可以讓學生得到深刻的啟發,學生也能從中得到良好的文化熏染。比如,在《生活與哲學》這一課中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教給學生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要學會積累各種事物,要明白從量變到質變的艱辛過程,進而領悟做人的道理。再如,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學生可以從這句話中體會做人要開放、包容,不能見識狹隘,學會在不同中尋找萬事萬物的共同之處。其次,老師要深入地探究課本中表現的人文精神,進行素質教育。比如,在《經濟生活》這一課中,課本就有很多體現人文精神的地方。老師在教授課本中的重點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要根據課本中講的內容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教會學生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老師要在講課的同時,教導學生不要盲目攀比,不要奢靡浪費,讓學生樹立誠信的價值觀,讓學生了解人無信而不立的道理。在教課的過程中,不要只讓學生掌握課本里的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從內心的最深處去接受、包容這些價值觀,并且把從課上獲取的道理和價值付諸行動。
二、加強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增強學生的擔當感
人的一生中責任感是必不可少的。在擁有責任感的情況下,人才可以和困難抗爭,抵擋世間的所有誘惑,人們才可以克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變得強大起來。因此,增強學生的責任心非常重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心,要把政治課本中的內容融合到教育當中。高中政治老師要學會仔細分析,準確地找到課本中和社會責任心培養相關的題材和內容,準確又合理地切入、結合。
比如,在“文化生活”這個主題中,主要講解中華傳統文化。老師應該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長久流傳,博大精深,并教導學生要在濃厚的社會責任心下,去繼續傳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中國的文化不斷地得到發展、壯大,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肩膀上艱巨而有意義的任務。在“政治生活”這個主題中,通過平常對課本內容的學習,明確課本的重難點,讓學生正確地意識到自己對國家、對社會的政治責任。在學習各國外交相關內容時,要引導學生關心、考慮國家大事,讓學生確立強大的社會責任心和擔當感,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當代青年。
三、創立增加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技能的教育模式
在新課程不斷改革的當下,老師如果在上課時創建一個和政治課堂相關的、可以增強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形式,則能夠更加深入地培養學生的新思維,鍛煉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課堂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之間的互動探究、自主討論為主,把課本上的基礎知識作為課堂上的基調,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自己查找資料進行拓展,課上學生主動表達,勇于于提出質疑,小組再互動討論。通過更多多變的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探究精神,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同時,老師要在適當的時候給學生進行糾正、彌補,讓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更加多維化,更加全面。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智力,讓他們的創新思維得到更大程度的開發,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他們的自學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給他們以后的自主學習生活奠定了基礎。老師通過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同時也給班級營造了一個濃郁的自主學習氛圍,在課堂上,讓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更為融洽,老師的教學任務甚至會高質量地完成,課堂上還充滿了新奇的各種知識和觀點,更加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考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現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度,加強他們自身的文化水準,在促進教師自身教學水平提高的同時,也讓學生的高中政治學習生活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1]孟召賢.思想品德教學要注重開發課外課程資源[J].學周刊,2016(35).
[2]譚寶銘.走出課堂“零思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