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盛
【摘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關鍵。目前,我國學校越來越趨向于小班化教學,在小班制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理念,提升學生人文底蘊與科學精神,促使學生學會學習并健康生活,培養學生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精神,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班制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037-02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學校教育要為學生終身發展提供支撐,要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基礎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保持想象力、擁有創新精神,讓學生養成健全人格,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2]。而“小班制”教學,就是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小班制教學有其自身的教學優勢:教師關注度更高,個別化教學更易。學生自主探究活動更好,發言更積極,提問更廣泛,小組合作學習更佳。教師駕馭課堂更自如。
小班制教學豐富了課堂內容,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更好地實現了“因材施教”教學原則,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能力。將核心素養融入到小班制教學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積極思考、自主學習,不但提升了學生知識水平,更培養了學生綜合素質。
1.培養學生文化基礎
文化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文化基礎,更為強調學習各科基礎知識與技能,并掌握運用人類文化成果,培養人文情懷與審美情趣,培養內在素質,使學生成為有人文化積淀和高尚文化的人。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科學精神,不斷引導學生養成理性思維與質疑精神,促使學生勇于探究各種知識,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知識技能。
從文化基礎內容看,在小班制教學中,教師要發展學生文化基礎,就要把學科教學與文化基礎進行深入融合: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富有教育意義的文章,引導學生增強文化底蘊,發展學生人文情懷;在數學教學中,利用數學規律與知識,引導學生學習科學精神,發展學生理性思維;在美術教育中,利用豐富多彩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探尋美學價值,發展學生審美情趣……這樣,教師把文化基礎與學科學習融合在一起,在小班制教學中,既提升了學生知識與技能,又發展了學生人文底蘊與科學精神,最終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良好文化基礎。
2.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自主發展是學生終身發展應當具備的基礎素質,自主發展能力,強調學生應當具備管理自身學習過程,彌補自身缺陷,認識自身潛力,并能跟隨環境變化,自主調整學習、生活策略,最終使學生成為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人。從自主發展能力來看,學生應當具備學會學習與健康生活的素養。
就學會學習而言,小班制教學應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在數學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數形結合方法,引導學生構建數量關系與幾何圖形之間的關系,從而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在語文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外閱讀方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在英語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記憶規律,幫助學生提升詞匯記憶效率……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在小班制教學中,非常強調“因材施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應當關注全體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了解學生實際情況,提升全體學生學習能力。就健康生活而言,教師要引導學生珍愛生命、養成良好習慣。為此,可以在課外活動中,為學生播放以珍愛生命為主題的紀錄片,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讓學生自主探討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讓學生“打心底兒”尊重生命,進而幫助學生樹立珍愛生命的思想觀念。此外,還可以在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正確體育鍛煉習慣,從而不斷提升學生身體素質;開設心理健康課,及時調整學生心理狀態,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提升學生社會參與
人都離不開社會生活,社會性是學生發展必須具備的基礎素質。在小班制教學中,要不斷提升責任擔當素養與實踐創新精神,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最終使學生成為具有社會責任與國家認同的敢于擔當的人。
就責任擔當而言,學生要養成社會責任感,遵守法律法規,樹立法律意識;遵守社會道德準則,樹立道德意識。這樣看來,思想政治教育課是發展學生責任擔當的最好平臺,因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材中,就包含了法律法規、國家政策、社會道德、價值觀念等一系列內容,積極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可以提升學生責任擔當素養。就實踐創新而言,應當在實際生活情境中,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這就要求,小班制教學必須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利用“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同時,還應當具備創新意識,利用“創意”教學,發展學生創新思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創新實踐教學,最終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核心素養融入小班制教學,需要學校和各科教師的共同努力,學校應當為學生創設具有豐富核心素養培養氛圍的校園環境,潛移默化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各科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在提升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同時,發展學生科學精神、實踐精神、理想信念等各方面素質,最終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基二〔2014〕4號.
[2]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中國教育報.2016,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