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初中時期對于學生而言是極其關鍵的,是學生性格和習慣即將形成的時期,也是他們人生觀和世界觀正在確立的關鍵階段,因此初中政治教師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中,要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的意識,堅持做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提升自信;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競爭意識等方面,培養學生養成創新意識與獨立思考的習慣,為其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政治 綜合實踐 競爭合作 研究
【基金項目】福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競爭與合作的研究”( FZ2017GH020)。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077-02
一、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自信
競爭,是指兩個或者以上的人或者群體在某個活動里,想盡一切辦法戰勝對方的一種行為。在競爭力,學生想要贏的心理就更加強烈,學習的效率就更加的高,學生們可以通過在綜合實踐活動相互競爭,來不斷的發掘自己身上的優點,并且尋找別人的優點去彌補自己的不足,會不斷的把自己變得更好。在競爭中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踴躍參加活動的意識,讓他們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交際能力都變得更好。例如,在政治課上,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們:“在這一周,你們給自己的父母或家人做過些什么?如果還沒有,那么你們打算以后幫父母做些什么事情?”通過這種類似于生活中特別普通平常的問題的提問,就會激發學生想要參與提問的積極性,也很想要主動去展現自己,這樣學生們就參與了競爭活動,與此同時,還鍛煉了他們的組織語言的能力和實踐活動的能力。
在競爭里學生們的信心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政治課堂中很多競爭都是簡單易見的,學生們贏得勝利的機會很大。不管是什么方面的競爭,學生們只要獲得勝利,學生們就會得到很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他們就可以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進而就會不停的想要把自己變得更好,不停的提升自己的一切優點,不斷的嚴格要求自己的各個方面,學生們就會更加容易的適應社會,成為一個對于社會來說很有用的人。比如,在上課前給學生們留下一個搜集自己喜歡的明星或者名人最終取得成功的一個故事的作業,然后上課的時候談談為什么會喜歡他/她。在現在的中學生的年齡階段,對于明星和名人正是感興趣的時候,學生們都會有一個自己很欣賞、很敬佩的“偶像”,這種學習任務很多學生是會感興趣去完成的,通過這種實踐競爭活動,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信心,還可以讓他們學習到很多有趣的課外知識和有利于他們成長的人物精神。
二、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競爭意識
既然是競爭,就會有勝有負。在綜合實踐活動里是很多學生去爭取唯一的第一,這就很容易同學之間產生矛盾,引發同學關系不和,不利于一個團結、凝聚的班集體的培養,同學們之間會容易產生隔閡,對于學生的人際交往有很大的影響。太多的競爭也會讓很多學生產生害怕失敗的心理情緒,會給他們產生太多的心理負擔。對于那些成績并不是很理想的學生來說,在競爭中贏得勝利的機會并不是很大,就很容易打擊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而對于那些成績不錯的學生來說,他們很想去獲得競爭的勝利,就會照著老師所說的方法去一絲不變的學習,這對于他們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是很不利的,不利于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提高。所以,老師就要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向正確方向去考慮的引導。對于那些勝利的學生,要注意告誡他們,要學會勝不驕,要學會吸取經驗,下次進行更大的進步。而對于那些失敗的學生,老師要勸導他們,告訴他們失敗并不是什么恥辱的事情,要在失敗里尋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向對手的長處學習,彌補自己的短處,并且告訴他們,友誼和團結是在第一位。
三、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合作的良好推進
合作是指在某個活動或工作里結合很多人的力量和能力去完成同一件事情。合作完成同一件事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產生的問題的互相糾正,相互融合,可以互補的完成某項事情,并且從中汲取利弊。合作也有助于學生之間的團結和凝聚心理的培養,在綜合實踐活動里,學生們相互合作可以提高他們對于團體意識的想法,讓他們變得互幫互助。通過合作行為,學生們之間的情感就會交流得更加密切,學生們也很容易養成互相幫助,互相尊重的品質。因此,合作不僅僅可以讓活動或工作完成得更加快速優秀,更可以讓學生們之間的人際關系更加融洽,培養學生在很多方面的品質的提高,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
四、正確確立學生對合作的認識
在綜合實踐活動里的合作,學生們通常會展現出他們最好的一面,發揮出他們最好的水平,但這也就導致了一部分學生會產生想要依靠別人完成任務的心理,很容易讓他們產生惰性,產生坐享其成的心理。還會很容易產生一種從眾的現象,對于他們的創新思維的培養是不利的,讓學生的想象力無處發揮。在活動中,大部分的合作行為都是在小組活動時產生。老師就要在平時幫助學生正確的看待合作,讓學生把合作當成提高自我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可以借助他人能力的一種途徑,讓學生的合作意識成為自己的習慣。
五、通過檢查測評,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的產生是學生主動合作的前提。老師對學生正確的檢查和評價對學生的良好的合作意識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在政治實踐活動中,老師應當確立科學的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的評價體系,老師和學生可以一起來制定評價標準,學生之間還可以通過自我評價、互相評價等方式來檢查學生們之間的合作行為。在學期結束的時候,老師可以把平時實踐活動中產生的分數按照一定比例算入學生的總體成績,通過這種方法來激勵學生,促使他們良好合作意識的產生。
六、增加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與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的模式和內容變得豐富、新奇、有創意,學生們參加的興趣和欲望就會增加,學生們便也會產生競爭和合作的傾向。生活,就是教育。這種教育觀念對于我國的課程的改革具有很大的推進作用。在初一的時候,學生們的年齡都還太小,所以他們就具有活潑好動和喜歡向別人展現自己的優點的特點。但是,這也就造成了他們在上課的時候容易分神、不容易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的缺點。因此,老師們在展開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們合作和競爭的時候,要注意處理初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對課本的內容進行加工改變,讓內容不再枯燥,這樣容易吸引低年級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他們進入政治的學習中。
在初中政治課本中,吸引人的授課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說,學生們自行組成學習小組、班級辯論賽、政治知識問答、學生隨性演講等等。老師們可以根據自己講課的內容,挑選不同的講課方式。例如,在講“禮貌、禮儀”這堂課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們隨機分組進行小組情景表演,讓學生們通過自己去親身經歷感受和學會正確的人際交往方式和交際禮儀。在講“維護社會管理秩序”的時候,老師可以根據學校的地理位置和社會情況,提出集中當地的關于社會秩序的現狀,讓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判斷情況,分析這些情況后面蘊含的道理。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些簡單而貼近現實的例子,讓學生們了解社會管理秩序的重要性,了解到法律的重要性。
七、增加學生的參與率,提高學生的競爭與合作的能力
在中學學校,絕大部分的老師都會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時候利用到競爭和合作的這種方法,但是,在一個班上的學生,通常是只有幾個學生可以參與到老師設定的情境中來,僅僅只幾個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發言,而大部分學生并不能完全地參與進來,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多數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被真正的調動起來,讓老師設計的整個活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就應該給更多的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機會,或者改變活動的設計,讓更多的學生有興趣、樂意的參加到競爭中來,這樣才可以更加容易的達到我們競爭和合作的目的。
八、展開小組學習,培養競爭合作意識
在初中政治課堂上,小組學習是一個比較難堅持下去的形式,如果可以一直開展下去,對于老師、學生都是很有幫助的。小組學習有利于學生之間合作意識的增強,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糾正和養成。在政治教學里,從學生初一開始,就可以把學生根據分數和特點,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在初一的階段,學生一般沒有很強的合作和競爭意識,老師應當在適宜的時候進行恰當的引導,幫助學生們培養競爭與合作意識,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現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師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時,要堅持以上幾大方面,著重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在促進教師自身教學水平提高的同時,也讓學生的初中政治學習興趣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孟召賢.思想品德教學要注重開發課外課程資源[J].學周刊,2016,(35).
[2]譚寶銘.走出課堂“零思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9).
作者簡介:
劉輝俊,男,福建省福州市人,福建省福州華僑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