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對外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對國際化人才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著力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掌握對外交流的本領,從而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本文從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入手,進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學生翻譯能力培養(yǎng)的路徑,以期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英語專業(yè)人才。
【關鍵詞】大學英語 教學 翻譯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113-02
翻譯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高質量的英語人才。另外,隨著我國對外合作與交流的不斷擴大,英語翻譯能力在當今社會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大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是當前高校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就當前我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來看,還存在許多問題,學生的翻譯能力普遍不高,需要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進一步完善。
一、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翻譯教學缺乏整體規(guī)劃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學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前高校英語教學更多地關注學生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英語教師也往往是按教材講解,沒有對翻譯教學進行整體規(guī)劃,忽視了對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缺乏對翻譯內容的講解和訓練,致使學生翻譯能力無法提高。同時學生在升入高年級后,基本不再設置英語課程,從而使學生英語翻譯的學習中斷,也不利于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對翻譯理論的學習缺乏系統(tǒng)性
當前大學生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往往翻譯生硬,缺乏系統(tǒng)的翻譯理論的學習,僅滿足于將單詞意思翻譯出來,完成英漢間的互譯。雖然單詞是句子組成的基本單位,但是僅僅將單詞的意思羅列堆積出來,仍然無法準確地進行英語翻譯。翻譯理論集合了語言學、文學、心理學、哲學和教育學等多門學科,不僅講究翻譯的準確性、連貫性,還應符合人們的心理,易于接受。學習和掌握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對提高大學生的翻譯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缺乏系統(tǒng)的翻譯理論知識已成為制約大學生翻譯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對中西文化背景了解不深入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通過語言使得文化得以傳播和發(fā)展,而翻譯是不同語言之間進行轉換的過程,因此翻譯不僅會涉及到語言,還會涉及到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因此學習英語首先就要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脫離文化背景談語言,語言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應結合英語國家的相關文化,這樣才能保證翻譯的準確性。但當前英語教學中往往忽視對文化背景的學習,致使學生只能按照漢語的習慣和思維生搬硬套,翻譯能力自然也無法提升。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能力培養(yǎng)路徑
(一)強化對學生翻譯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
要提升大學生英語翻譯能力,首先需要提升英語教師對學生翻譯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幫助學生轉變觀念,翻譯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和英語文化進行對話交流的途徑之一,必須引起重視,因此需要教師合理安排英語課程,將翻譯理論和翻譯知識的學習與實踐貫穿大學英文課程教學當中,提升英語教學水平。其次,高校可以多舉辦相關的翻譯活動,如舉辦翻譯比賽,提升學生翻譯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讓學生排演英語話劇,學生通過識記英語話劇臺詞,從而了解在特定語境中的翻譯技巧和方法,拓寬學生視野,加強對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提升翻譯教學的系統(tǒng)性
系統(tǒng)的翻譯理論學習有助于學生翻譯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英語教師首先應提升自己的翻譯理論水平,進而在教學中,有重點、有層級地將翻譯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構建系統(tǒng)的翻譯理論框架,并將理論知識內化吸收,通過翻譯實踐活動,檢驗學習效果,提升翻譯水平和英語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先讓學生進行一些基本常識的翻譯,明確翻譯的標準和基本原則,在學生掌握翻譯的基本技巧后,逐步提高學生的翻譯速度,從而促進學生翻譯能力的提升。
(三)加強對中西文化背景的學習
翻譯是不同語言間的轉化活動,其不單是文字上的對應翻譯,更是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和思想的交流與傳遞。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加強對中西文化背景的學習,這樣才能更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和思維習慣。英美文學名著和影視作品等可以作為很好的教學資源,對了解西方英語國家的文化和歷史發(fā)展等非常有幫助。在對文本進行翻譯時,能夠保留其文化特色和英語表達習慣,有利于不同民族間的文化和語言相互融合,從而使譯文與原文本的語用等效,更好地促進不同文化和語言間的交流和溝通,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
三、結語
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檢驗的是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因此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對練就過硬的英語水平和培養(yǎng)高素質英語人才非常有益,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錢春花.翻譯能力構成要素及其驅動關系分析[J].外語界,2012(03):59-65.
作者簡介:
朱琳(1974年4月-),女,漢族, 云南鎮(zhèn)雄人,大學本科,高校講師,黨總支副書記, 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