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冬云 魏敏
【摘要】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歷經三十多年的風雨,已形成相對完善的高等教育體系,它的發展模式深入普及到社會各個領域。但高等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還有許多弊端,認識高職教育的現狀特征及發展趨勢,是高等職業教育實現科學發展的前提,也是保持高職教育持續性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高職教育 現狀 特征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025-02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經歷了艱辛與風雨的歷程。起初,高等教育是輔助教學,在教育領域顯示出較小的發展趨勢,如今卻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實現中國高等教育專業型人才的頂尖教育,成為培養中國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換代和行業轉型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搖籃。正確分析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有利于培育高新技術人才。
1.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
1.1 法律地位得到基本固定
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根據需要和條件由高等職業學校實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學校實施,這標志著首次把高等職業教育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1.2明確了辦學條件和改革方向
高等職業院校遵循我國經濟發展的方向服務,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發展觀和科學育人策略,尊重職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注重以服務為重點,以就業為目標,為我國培養實用性人才和高新技術人才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描繪了客觀的應用前景。
1.3專門性人才
高職高專教育重點是人才導向教育,具備專業性和應用性,它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趨勢,適應了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符合學生的心智特征和獨特專長。在我國高職教育發展進程中,尊重理論聯系實際是人才培養的根本途徑,在社會、學校、個人三個層次找到立足點,架起溝通世界和社會的橋梁。
1.4高等職業教育規模迅速擴大
在我國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政策引導下,基本實現了城市環繞的點線面培養的院校設置,注重城市間區位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讓高職高專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利益聯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實現了人才所需的縱向發展和橫向互補,在各個城市都能擁有示范教育基地,擴大了發展規模,提升了教學信息流動和國家教育產業化的更新換代。
1.5教育教學改革取得成功經驗
充分圍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產學研結合改革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創新培養模式,突出職業特點,把握就業渠道,根據市場環境所需培育戰略型人才等特點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突出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一個國家高新技術人才成長的搖籃。
2.高職教育的特征
2.1初步形成多元化辦學格局
辦學體制不再依靠政府辦學格局,尊重市場價值規律,將高職教育發展交給市場,鼓勵行業和企業等不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多元化辦學格局。其中社會組織和民間投資的影響,將助推高職教育邁上新臺階。
2.2嚴格的投入和辦學條件
招收高職生的院校都在師資、實訓上都具備定向的規則。高等職業教育需要的是技術專業人才,對教學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備的要求很高,政府重點投入,只促進了高等職業教育目標的實現。
2.3學科本位的育人模式
高等職業院校在專業培養計劃中重視對學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突出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教育、培訓、就業等戰略目標融為一體,取得高效的發展優勢。
3.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
3.1堅持創新教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堅持創新教育,優化格局與結構,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是高等職業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具體措施。 面向可持續發展,要遵循創新發展驅動戰略。
3.2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和社會需求,走特色發展之路
以市場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準則,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和特色人才培養優勢,尊重價值規律,把供需鏈條緊緊連接逐步產生經濟和社會效應。
3.3加強合作,走集團化發展之路
實行區域性合作辦學,以重點城市帶動中小城市,發揮重點發達城市的資源優勢,帶動發展相對緩慢的地區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調整人才結構布局,為高職教育發展增強優勢。
3.4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走內涵發展之路
充分發揮各高等職業院校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的作用,根據企業、行業和社會的需求,加強職業培訓。深化成人高等教育和遠程教育體制改革,形成全面發展的新格局。
4.結束語
高職教育是現代教學最核心的一環,注重社會和市場效應,為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堅實的保障。以上是筆者對高職教育的現狀特征與發展趨勢進行的解析,希望對廣大高職教育教師有幫助。
參考文獻:
[1]覃章程.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與發展[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0,(6).
[2]樓一峰.國際職教發展趨勢與我國高職院校的改革[J].職教論壇,2002,(21).
[3]程勉中.可持續發展與高等職業教育目標創新.[J]高中后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1997,(3).
[4]王俊.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訓基地特性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6,(33).
[5]劉占文,溫景文. 我國高職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z].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