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紅
【摘要】審美教育能使人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塑造高尚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美術教育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這一環節來實現的,教育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學會感受美、創造美。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一個教學重點。
【關鍵詞】審美能力 培養 觀察能力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203-01
一、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是美術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藝術教育主要途徑是通過美感作用即給人以美的享受,又給人以思想啟迪和教育,改善人的情感狀態,使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同學們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不但要向學生傳授繪畫的基本技能,還要對學生不斷的藝術啟發和熏陶,來提高他們感受美、認識美、創造美、表現美的能力,從而提高人的審美水平,升華人的審美能力。因此,美術學科通過具體、生動的形象和審美實踐進行教育,培養人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科學化與規范化,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意識,不斷提高他們在生活中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在美術教學中我特別注重把美術創造活動與學生日常活動緊密相連,開展主題性繪畫創作比賽活動等。如:創意花燈作品展、“慶元旦 迎新年”繪畫比賽、“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手抄報比賽、“幸福母親節”手繪作品比賽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賀卡、小手工等禮物送給親朋好友,真切體會自己的愛給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帶來的喜悅和溫暖。同時,還教他們利用這些小飾品來裝點生活,讓學生自己在活動中用雙手創造美。在創作中,教師要相信兒童創造力,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發揮其創造潛能,新的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師應該解放思想,采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去誘發兒童的創作靈感,大膽讓學生去想、去畫、去做,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留給兒童自由的想象空間,在創作過程中體驗快樂。
二、美術教學時要培養學生的藝術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
小學美術教育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同時對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和觀察能力的提高也有著極大的作用。在美術課堂上,要將美術與生活、美術與科技、美術育各學科各學科緊密地聯系起來,使美術課的相關知識得以鞏固和提高,挖掘學生的創造才能和美術潛能,進而提高了他們熱愛生活、從而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審美教育與藝術教育有著共同的方法。傳統美術課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局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系,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感受美。小學的圖畫課形式多樣,在小學中的美術教學主要是通過圖畫課進行,圖畫課的特點是:直觀性比較強。它通過構圖、造型和設色等表現手段,創造可以看得見的形象,給人以美的感受和加深對生活的認識。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寫生臨摹、欣賞和創作等能力。兒童創作的作品,體現了美好的主題內容和新穎的藝術形式,因此,教學生學會審美,也是美術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美術教學中應注重小學生情感和理想的表達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美術課堂應十分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小學生喜歡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他們的繪畫創作就成為孩子們交流情感、表現自我和表達科學實踐創造的最原始的、最樸素的、也最直接的一種反映方式。在教學實踐中,美術教師要學會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方法和手段,通過絢麗多彩的形象信息、各種逼真的教具、別具一格的范圖、和生動形象的影視畫面等等,運用直觀教學的手段,使學生感受藝術作品的內涵,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手段直接影響學生對這個學科的興趣,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不但能促進教學,而且有助于培養和挺好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美術課缺不了直觀教具,教師所制作的教具不但要樣式新穎,還要符合兒童心理,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美術的積極性。這就要求美術教師需要不斷改變與開拓創作出新的造型工具與制作材料,通過多種材料、不同的藝術形式讓學生去體驗、去感受。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有助于開發兒童的創新性思維,教師應當恰當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開發創新性思維,使學生在進行藝術創作過程中體驗快樂。針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教師要恰當運用激勵性語言進行評價,激勵性評價是教學中的藝術,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生是有感情,增進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注重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構思創意等方面的潛能,激勵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獨特的創造能力。學生進行美術創作不僅是表現他們的所知,更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也融入其中。美術教師要通過美術教學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學習觀察事物,學會動動腦、動動手,改變新事物,然后大膽的用繪畫的手法把它表現出來。
美術課是一門能讓學生產生快樂情緒和愉悅心情的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學科,在美術課中,培養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傾聽、學會動手、學會自由表現等。既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又能夠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掌握繪畫技巧,學會欣賞他人作品,學會感悟生活。
參考文獻:
[1]《美術課程標準》
[2]《美術大觀》
[3]陳大楚.兒童畫教學創意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8
[4]高紅星.從學前兒童美術創作看當前的兒童美術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