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游戲化已經成為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一大發展趨勢。學生在游戲化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既達到了強身健體的目的,又激發了體育學習興趣,為學生養成終身體育觀打下基礎,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是非常有利的。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探討初中體育課堂游戲化教學策略,以期提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游戲化;策略
在傳統初中體育課堂中,教師一味注重給學生傳授體育技能技巧,不注重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學生在傳統體育課堂中并不能感受到樂趣。雖然傳統的體育教學也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體育活動興趣,不能促使學生積極地參加各類體育活動,結果導致學生不能持久地進行體育活動。而體育課堂游戲化,是將充滿趣味的體育游戲引入到體育教學中,通過游戲化的體育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投入體育學習,這有利于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彌補了傳統體育教學的缺陷。
一、 體育課堂游戲化的特點
(一) 使體育課堂充滿趣味性
趣味性是體育游戲的本質屬性,就體育游戲本身來講,這是它最顯著的特征。如果游戲化的體育課堂不具備趣味性,那么體育課堂還是傳統的體育活動,并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趣味性是游戲化的體育課堂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教師在開展游戲化的體育課堂教學時,應該多注重融入趣味性因素,幫助學生體會到體育學習的樂趣。
(二) 使體育課堂充滿規則性
在游戲化的體育課堂中,必然會有一定的游戲規則。規則性是游戲化的體育課堂教學應該具備的基礎素質。在游戲化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游戲規則明確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游戲規則,讓學生在游戲規則之下開展課堂學習。同時,具有一定規則的體育游戲,更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所有學生受到游戲規則制約,在共同的體育規則之下,學生進行體育學習,這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體育學習團隊,在團隊規則之下,學生的活動更為團隊服務,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不斷得到激發。
(三) 對抗性
體育游戲以爭奪勝利為目的。對抗性是游戲化的體育課堂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區別于傳統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學生在游戲化的體育課堂中,以爭奪游戲的最終勝利為目標,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體育競技精神。同時,在對抗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體育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學生的體育學習欲望在一次又一次的對抗中不斷被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了,那么初中體育教學質量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升。
二、 初中體育課堂游戲化教學策略
(一) 游戲化的體育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是一節體育課的開端,也是開展好體育課堂教學的基礎。學生積極參與準備活動,在準備活動中,提升肌肉緊張狀態,打開身體關節,能夠有效地減少體育教學中不必要的損傷。同時,有效的準備活動也能幫助教師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準備活動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習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進而積極投入到體育學習中。
在準備活動中,教師的教學策略可以從傳統的跑步、活動關節中釋放出來,通過一些有趣味的游戲實現準備活動的目標。“拉網捕魚”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準備活動游戲。教師在操場上圈出一個活動范圍,作為“漁場”,3~4名學生為一組,組成“漁網”,一個漁場中有2~3張漁網,其余的學生是“魚”。“漁網”手拉手結成網,開始捕魚,魚被漁網圈住就算捕魚成功。在抓與被抓的過程中,學生一直在奔跑,學生的腿部肌肉和身體關節得到有效鍛煉,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課堂教學中。同時,通過有趣味的游戲代替傳統的跑步準備活動,學生參與的熱情比較高。
在準備活動中,教師能夠選取的游戲也比較多,比如“老鷹抓小雞”“跳山羊”“蛇形跑”等,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自主選擇比較適合的游戲化課堂策略,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游戲的熱情。
(二) 游戲化的體育基礎活動
體育基礎活動是體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基礎活動中,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主要是采用仰臥起坐、俯臥撐、慢跑的形式,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趣味低,學生參與的熱情不高。游戲化的體育課堂,要求教師開展游戲化的體育基礎活動,將體育基礎活動和游戲趣味因素有機融合,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中。
例如,教師可以采用“老狼老狼幾點了”游戲,開展基礎活動。選擇1~2名跑步能力較好的學生充當“老狼”,其余的學生充當“小羊”。“老狼”背對著“小羊”站立,“小羊”問“老狼”: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幾點,“小羊”就上前走幾步。當“老狼”說“開飯了”,就回頭抓“小羊”,雙方都以碰到對方身體為取勝標志。教師充當裁判員,對學生的游戲行為進行規范。在這個游戲中,學生的跑步速度、跑步靈敏度、身體力量得到鍛煉,有效地進行了基礎活動。同時,在比賽對抗的過程中,學生的體育興奮感一直高漲,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
(三) 游戲化的體育整理活動
整理活動是體育課堂教學的結束,俗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整理活動做得好,學生的身體就能得到有效放松,學生的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也大大降低,對學生的身體來說是非常有益的。經過幾十分鐘的體育運動,學生的身體不免產生疲憊,因此,游戲化的體育整理活動,必須以運動量小、動作幅度輕柔為主,通過有效的整體活動放松和恢復學生的身體機能。
例如,教師在游戲化的整理活動中,可以采用“舞蹈比賽”的形式開展教學。在“舞蹈比賽”中,學生聽從教師指令,自由、輕柔的跳舞來放松身體肌肉。通過學生互評的方式,比比看誰跳的舞最有趣、最好看,以比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舞蹈比賽”。通過有效的“舞蹈比賽”,學生的身體得到放松,體育整理活動的趣味性也一再提升。游戲化的體育整理活動,改變傳統體育教學中,整理活動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問題,真正發揮整理活動的效用。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游戲化的體育課堂教學,集規則性、對抗性、趣味性于一身,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教師通過游戲化的準備活動、基礎活動和整理活動,提高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幫助學生認識到體育學習的樂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而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馮超.初中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4(1):80-82.
[2]黃忠輝.淺談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與教學,2015(10):79-92.
[3]司巧珍.論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N].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04):104-105.
作者簡介:
黃祥,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清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