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璐
摘要:本文中,作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參與式教學法,并就其在中學作文教學中應用方法進行了簡要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寫作;中學作文
對學生來說中學作文是比較難的內容,單調枯燥。為了調動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我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提出了參與式教學法。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作文命題主動參與
命題是整個作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寫作的開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的教育思想。為此,在參與式作文教學的指導下,可以改變以往小心翼翼的作文命題方式,大膽鼓勵學生參與作文命題,解放思想,想寫什么就命什么題,破除條條框框,寫心中所想。
二、在實踐中鍛煉寫作能力
不管作文教學怎么改革,有一點不會變,就是作文要由學生獨立完成。在傳統作文課上,一般都是教師提出作文題,完成構思,然后學生在40分鐘內寫完的模式。其結果是作文內容空洞,千篇一律,沒有個性。對學生來說,寫完一篇就完成任務。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毫無寫作積極性,寫出的文章也只是敷衍了事,毫無新意。為此,我從讀、說、寫方面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以求讓學生寫好作文。
(一)說寫結合
參與式教學要求學生直接參與到寫作的全過程中。在作文教學中,要想寫好作文,就要先學會分析文章。在這方面,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審題、立意,教會學生構思,在這個基礎上再寫作文就會事半功倍。
例如:在口頭作文訓練中,教師可出題給學生,由學生擬出作文提綱,然后小組內同學討論交流,形成一篇完整的口頭作文。之后,教師要抽查一兩名同學即興口述作文,敘述完后教師指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寫出不同角度的寫作提綱,供學生選擇。最后,讓學生把完善后的口頭作文寫出來,完成本次作文。另外,利用“語文值日生”制度,在每天課前,讓學生輪流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作文,并講解寫作的目的和主題思想,為什么寫作這篇文章,以及寫作過程中心里都是怎么想的。讓學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師生要及時進行評選,對寫作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還可以推薦最優秀的作文給報刊出版,通過種種措施,讓學生感覺到成功,刺激同學的寫作積極性。
(二)讀寫結合
為了讓學生在寫作文時有東西可寫,“參與式”教學法要求在作文課堂教學中要走出課堂,就是要求教師創造一個快樂、輕松的協作氛圍,把作文教學延伸到課外,延伸到生活中,鼓勵學生多讀書、多進行課外練筆,寫日記、讀書筆記、多寫讀后感想,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為其展示創造條件和平臺。教師法要主動引導學生通過平常閱讀積累好的、優美的字、詞、句、段、篇,還應該為展示學生個性、展示學生作品提供機會和條件。要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學會欣賞、評析優秀文章和同學作文,學習寫作技,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鼓勵學生多記筆記,把“語文值日生”說的內容記下來,課后反思總結,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能力,長此以往,就會形成隨時連筆,我手寫我口、心里想什么筆下就能寫什么的好習慣,同時學生也能會學會通過自己的筆抒發自己情感。
同時,豐富的詞匯積累也幫助學生不在為詞窮而犯難,到這時,學生就會成為寫作的主人,這時寫的作文,才是學生自己的作文,是學生感情的自然流露。學生也就知道寫什么,如何寫,不再為寫什么而撓頭,也不再為字詞的匱乏而害怕,進而把寫作當成快樂的事。
三、讓學生參與評改作文
“把評改作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是很多教師在多年作文教學中總結出來的心聲。教師既要大膽放權給學生,又要抓住主導權,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批改作文,讓學生在學習批改示范作文的過程中,學有所得。這一過程,既是參與式教學法在中學作文教學中的生動體現,這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參與作文教學的興趣,其在指導思想上也是鮮明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
四、師生互動進行講評不變
在批改作文之后,教師進行點評是作文教學中必經的環節。在參與式教學中,可以增加學生點評的比重。先由小組推薦出優秀范文,在全班展示,而后各小組同學進行點評,同時教師引導參與點評的學生點評到“點”上,評出作文的優點和不足,以及能給自己以什么啟示。在學生點評完后,教師要站在理論高度上對學生的點評進行總結發言。在這種師生互動式的點評過程中,學生的對作品的品鑒能力和寫作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進而達到增強寫作興趣和自信的目的,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寫作中來。
五、結語
總之,參與式教學法就是教師積極創新師生互動的方式方法,為學生搭建表現自我的平臺,由以前的作文教學的旁觀者、被動承受著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參與者,成為主角,讓其大膽參與到作文教學的全過程中,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展航.參與式教學的實踐意蘊[J].教學與管理,2018 (16).
[2]丁蓮梅.淺談參與式教學[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