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 田維珍
摘 要:高職和高專同作為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占領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高職高專《健康評估》是一門涉及多方面專業知識的學科,學科性很強,也很注重實踐。傳統的教學模式只采取了“板書+講解”的形式,相較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前者太過單一,傳授知識的方式比較呆板,學生不易接受,所達成的教學效果也不太理想。兩種教學模式有所不同,又都存在著相同之處,但兩者所帶來的教學效果卻是不同的。因此,文章將對高職高專《健康評估》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效果進行比較。
關鍵詞:高職高專;《健康評估》;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做”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6-13
作者簡介:杜 威(1984—),男,湖北荊州人,講師,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消化內科。
一、引言
高職與高專同為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可以概括為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等階段。高職高專是多種形式辦學,其中包括了短期職業大學、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以及民辦高校等,且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健康評估》為高職高專的重要學科,該專業的學生都應該認真地把該專業學好。
《健康評估》現階段有兩種重要的教學形式,一種是傳統的教學形式,一種是“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形式。兩種教學形式各有千秋,各有缺點,但客觀看待與綜合考慮,第二種教學形式在教學的創新意識、學生的接受度、教學效果上,都占有一定的優勢。
二、高職高專《健康評估》
《健康評估》作為一門學科,主要是從護理的角度去研究、診斷患者,并對患者現存以及潛在的健康問題從生理、心理及其社會適應等多方面的反應作為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臨床思維方法的學科。其開設是在學習了護理學基礎課程、醫學基礎課程之后進行,目的是實現臨床和專科護理課程前期的護理專業的基礎課程的過渡。它的功用在于識別患者的護理需要、臨床疑問和護理診斷,并最終作為護理的預防方案基礎和評估治療以及效果的依據。
其評估的內容有兩個方面的內容: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因為本課程主要涉及患者的評估,所以基本的理論主要用于研究疾病的癥狀和體征等的發展規律和肌理狀況;應重視患者因疾病而產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等多方面的反應和影響。
該課程主要是建立護理診斷的思維程序,從而評估和識別患者的健康問題。其中基本方法包括四個方面: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檢查。通過教學,學生可以獨立地評估和診斷患者病情的生理和心理狀況以及對社會的影響。
三、高職高專《健康評估》傳統教學模式
高職高專《健康評估》傳統教學模式是一直以來沿用至今的,甚至很多的學科,包括小學、中學一直以來用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個教學模式能夠被沿用那么久,一定有著其不可代替的優點,但社會在不斷地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會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因此,對于高職高專《健康評估》傳統教學模式所帶來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不過分夸大它的優點,也不因為它的缺點而過于貶低它。
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而言就是“板書和問題”相結合。相對于其他的教學模式來說,教師所講的內容可以更加細致,學生更容易跟上老師的思路,教師也更容易了解學生在想些什么。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中規中矩,但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學生在一個知識點轉換到另一個知識點時能更好地過渡。高職高專的《健康評估》所涉及的專業知識較為廣泛,有利于學生牢牢地抓住每個知識點,而不是囫圇吞棗,課上懂,課下不會實踐。
但同時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存在很多的缺點,如教學形式很單一,教學內容很呆板,不夠創新,不能活化學生的思維,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聽課效率和實踐力度不夠等。《健康評估》是實踐性很強的科目,學生光學習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實踐,就如紙上談兵,沒有任何的意義。首先,每個患者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學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去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不能有效地根據患者的病情生理和心理狀況去預測其對患者和社會的影響。這樣不利于學生將來畢業之后找工作,因為沒有哪家醫院會冒這個風險。
四、高職高專《健康評估》“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被提出后,就被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導。它是相對于傳統教學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其形式的多樣化與教學的靈活性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減輕教師的負擔,讓教師和學生都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教學和學習。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無法有效引導學生創新延展的思考問題、實踐知識點。
“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概念主張將教學基地搬到可實訓的實驗室或實訓車間,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過程中實地操作,真正明白所學知識點的基本原理和實施方法,讓教師在講解理論的同時,講解如何實踐操作和它的工藝、技巧等。這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加深對知識原理的印象,使知識體系具體化。讓學生從原來的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吸收知識、轉化和理解知識,將書本上的內容融入自身的血肉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起到主體作用。將“教、學、做”有機地結合,徹底將教和學“分家”的畸形模式中解脫出來。因此,針對《健康評估》實行“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學習、研究和實踐,實施期間能取到較好的成效。
五、兩種教學模式實施效果的比較
總體來說,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各有千秋、各有特色,有優點也有缺點,但兩種教學模式實施后卻是“教學做”一體化的成效更為顯著,能更有效地讓學生學好《健康評估》這門學科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深入理解知識點,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具體化的理解。
雖然傳統的教學模式所講的知識點更加具體,但缺乏實踐,知識點是抽象的,不能保證每位學生都可以理解,同時對于教師來說,課業是十分艱巨和繁雜的。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模式就可以很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六、結語
高職高專的《健康評估》作為學生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實踐性跟強的學科。分析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的實施的效果可知,前者不能像后者一樣有很強的實踐作用,不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后者則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參考文獻:
[1]劉曉芳,胡艷寧,龍秀紅,等.護理人員健康評估教育現狀及需求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9,24(23):11-13.
[2]王 躍,孫 榮,趙 岳.護士健康評估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護理研究(上旬版),2006,20(34):3129-3131.
[3]呂一婷,林 虹,鄧麗娜,等.護理身體評估技能實訓項目的重要性與等級分類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12):81-82.
[4]陸一春,丁小紅,高靜靜.健康評估“教學做合一”課堂中的有效提問[J].中國醫藥指南,2011(24):339-340.
[5]吳喜慶.“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教育,201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