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玲
摘要:小學音樂課是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和藝術修養的重要學科。合唱教學則是小學音樂教學課堂的一種重要形式,能夠讓小學生在合作中提升對音樂的整體感知,充分感受合唱的魅力。本文旨在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研究,以促進小學音樂課堂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策略
引言:
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需要教師遵從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依據每一位小學生的音樂基礎和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選擇豐富多彩的合唱形式。
一、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現狀
(一)教學理念不當
當前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一大不足就是教學理念不當。很多音樂教師的合唱教學比較混亂,究其原因,就是教師的主觀教學意識太強,無論是合唱形式還是合唱內容,都自己作決定,不能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和意見,致使學生在合唱中興趣不大,從而影響了合唱教學意義的彰顯。另外,部分音樂教師對于合唱教學的價值沒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在遇到需要合唱的時候,往往是刻意忽略或者放棄,這也是教學理念不當之故。
(二)教學方法不足
音樂課時少,時間緊,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往往為了趕進度,忽視了合唱理論的教學,遇見合唱的部分,往往是上來就讓學生進行合唱。小學生的音樂基礎本來就薄弱,對合唱的技巧和注意事項更沒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強制學生進行合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另外就是不注意循序漸進,不注意從易到難,致使小學生在合唱中感到迷茫,力不從心,從而逐步失去合唱的興趣。
二、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以人為本
隨著教育的發展,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日漸深入人心。音樂作為一門人文課程,只有從人的需要和感受出發,才能切實提高小學生對藝術的感知。在合唱教學中,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教師都不能主觀臆斷,而是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音樂基礎去教學。比如,在合唱內容上,教師就不能選擇太難的曲目,那樣,學生就不會體驗到合唱的快樂,更不能感受到合唱的魅力。但是,也不能選擇過于簡單的曲目,那樣學生體驗不到成就感,也會使合唱教學的趣味大打折扣。
在合唱形式上,教師也要尊重每一位學生。有的學生個子小,聲音不高,有的學生比較健壯,音色洪亮。有的學生膽子小,不敢出聲,怕唱錯出丑,有的學生膽子大,沒有合作意識,只顧自己大聲唱,影響了合唱的美感,失去了聲部之間的和諧統一。針對這些情況,就需要教師在人員組合上要合理搭配,既要滿足合唱教學的需要,同時,也要使每一位學生在合唱中感受到不可替代,不可或缺,而不是可有可無。只有建立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的合唱教學,才能達到合唱教學的目的。
(二)注重技巧訓練
小學生活潑好動,而合唱需要專注力和合作意識才行,所以,合唱比獨唱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智慧。尤其是在技巧上,由于小學生對合唱的特點以及發聲技巧認識不足,在合唱中往往不是氣力不夠,就是配合度不夠,不是音準有所欠缺,就是聲部節奏拿捏不準,致使各個聲部不夠清晰,整體音色不夠動聽。有鑒于此,加強小學生歌唱技巧與音準節奏的訓練就成為提升合唱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措施。
首先,教師要加強音準和節奏的訓練。這兩個要素決定著合唱水平的高低,也是合唱教學高效性的重要保障。音準練習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教師可以采用無伴奏形式從橫向的音程練習開始,逐步過渡到縱向的音程以及簡單的和弦,這樣學生才能通過自己不斷調整音高,最終達到和諧的合唱狀態。在音準練習中,匈牙利作曲家柯達伊的無伴奏合唱練習曲是很好的教學內容。節奏是音樂的脈搏,培養學生準確,獨立的節奏感是合唱教學的關鍵。在具體的訓練中,教師要有意加強節奏感的訓練,提高學生對節奏的敏感度。只有這樣,合唱教學才會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
其次,合唱難唱關鍵在于聲部之間的配合。教師必須在聲部的和聲訓練中加強指導。比如,在學習一首兩聲部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平行地學唱兩個聲部,然后讓學生分聲部合起來,以形成合唱。例如合唱歌曲《我們的田野》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把這首歌曲的第一樂段定為齊唱,第二樂段定為二聲部合唱,將齊唱部分的第一樂段與合唱部分的第一聲部合起來教唱,這樣好象就是一首歌曲。然后等學生唱熟后,再練習接唱第二聲部。學生練熟后再進行合唱教學就十分容易了。
(三)注重合唱欣賞
欣賞是合唱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小學生音樂素養不足,而合唱對小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要求比較高,倘若在合唱訓練之前,學生對合唱沒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那么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就會大打折扣。而欣賞合唱作品是一種提升小學生的音樂合唱底蘊的有效教學方法。通過欣賞,小學生會感受到聲部的旋律性和聲部間的層次感,并在優美的旋律和鮮明的節奏中受到美的陶冶,激發學生對合唱藝術的向往和追求。對于每一首合唱作品,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思想情感,創作背景,以及作品本身所傳達出來的音樂美中去感受和理解,促使學生體驗合唱作品所蘊含的豐富的底蘊和人文精神,幫助學生順利進入合唱情境之中,把從合唱作品中所學習和領悟到的合唱技巧以及形式運用到實際的訓練當中。
結束語:
音樂是啟迪人的心靈和情感的重要藝術形式。小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此時加強小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人文視野,為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合唱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把音樂教學和學生的素質發展結合起來,使二者互為依存,互為促進。
參考文獻:
[1]張向東.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8 (09):140-142.
[2]王盈莉.小學音樂教師課堂教學決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