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勇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知識,被廣泛地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也為科學技術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條件。在新課改的大力推行下,把數學的文化價值問題放在課堂教學的重要位置上,把數學文化滲透到教學中,讓學生了解數學的文化價值,這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數學這門功課。主要針對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文化;數學史;探析
現如今,學好數學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參加何種考試,數學成績的好壞都對其有巨大影響,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只重視公式理論的學習和應用,忽略了數學文化思想的教育,殊不知加強學生數學文化思想的教育,對學生學習數學有重大幫助,學習數學文化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要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形成的歷史過程,從中總結出數學知識的形成規律與數學思想的應用。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我國學校教育大多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在課堂教學中只重視數學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數學這門學科本身長期積累的文化素養及內涵,這樣的數學教學是不完美的,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不利的。大多數初中學生都認為數學只是一堆枯燥無味的數字,最大的作用就是進行計算以及幫助升學。初中學生這種對數學片面的認識,是現在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強調數學只是一種計算工具,忽視了數學文化的價值功能。他們片面地認為數學學科不像語文學科那樣生動形象,不像英語學科那樣幽默詼諧,也不像物理、化學那樣有許多好玩的實驗,數學就是枯燥的數字加上冰冷的符號。這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影響了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阻礙了學生在數學方面創新能力的提升。即使有許多數學教師認識到數學文化知識有必要出現在課堂上,但是在日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其實并沒有真正融入課堂教育。
二、如何保證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有效滲透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上,僅僅重視數學中的理論公式,忽略了數學文化的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等文化價值,這樣使數學學科的文化和人類文明之間的文化出現脫節現象。所以,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引入當地的數學文化,因為這些數學文化中展現的數學歷史和數學家的故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以上觀點,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工作。
1.追尋數學文化的發展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新課標強調必須讓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知識產生的發展過程。數學史是數學的思想知識和學習方法產生的一個發展歷史,歷史上有名的數學家對一些數學問題進行反復的思考和驗證,而數學公式就是這么產生的,這對后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給學生講述相關數學知識的發展史,告訴學生這些數學知識是由何人在何種情況下產生的。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數學故事,不僅不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而且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數學知識。比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與勾股定理相關的名人典故與人文趣事,給出古人證明勾股定理的思路。
2.展現數學發展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思考和創新能力
學習是一個認識知識的過程,教科書的數學文化知識是有限的,它不能充分展現知識發展形成的過程,讓學生認為數學家取得知識是很輕松的,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和思考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從數學發展的文化歷史中,學生可以學到數學家在思考問題方面的方式及方法,在解決問題方面的思路及途徑,模擬數學家發現問題到證明結果的經歷,親身體驗這些數學家如何實驗、如何歸納猜想、如何證明的全過程,從而間接地去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些豐富多彩的數學文化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的同時,也教給學生很多東西,使學生容易接受數學知識,讓學生愛上數學這門課程。
3.豐富多彩的數學文化資源,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審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數學審美能力的提升,不僅可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數學的發明與創造,與人們對美的追求息息相關,和諧美、對稱美、奇異美等數學中的美,能讓人心曠神怡、嘖嘖稱奇。比如,學生在學習“黃金分割點”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有關黃金分割點在繪畫、建筑以及生活方面的應用,繪畫作品的高雅情趣,建筑設計的巧妙絕倫,人體科學的神秘莫測,都巧妙地與數學的和諧美、對稱美相融合,這會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美無處不在,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在學習“近似數”時,筆者引入:浩瀚的宇宙讓我們心曠神怡,尤其是夜晚,望著滿天的星星暢想著未來。有關宇宙中天體知識你知道多少呢?密密麻麻的星星相距多遠?其中冥王星有偏長的橢圓軌道,最遠是7200000000千米,最近是4300000000千米;水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57910000千米……
綜上所述,教師應把數學歷史和數學文化融入數學課堂中,給學生講述一些名人典故和人文趣事,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學習數學文化,讓學生清楚地知道人類社會的發展與數學文化發展之間的相互作用,總結數學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識。
參考文獻:
[1]李欣蔚.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意義和途徑[J].教育科學(引文版),00127.
[2]黃哲.滲透數學思想,提升核心素養: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J].新課程(中學),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