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正貴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學科核心素養這一概念應運而生。所謂的學科核心素養,簡而言之,就是學生學好一門科目所該具備的品格和能力,而這些品格和能力不僅僅對其學習某一科目至關重要,同時對其未來的發展也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要重視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以外,還必須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主要針對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進行分析,希望能給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一些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核心素養
一、體育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初中體育教師除了要有很好的執教能力以外,還必須積極利用課余時間去提升自身的個人修養、職業道德以及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通過體育教學指引學生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成長和發展,從而使其核心素養能在教學過程中得以培養和提升。為此,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將學生未來能夠更好的發展和成長視為自己的奮斗目標;然后,教師必須重視自身專業素養的培養和提升,針對于此,教師應積極利用各種渠道去修煉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自學,不斷擴充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或者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學習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等等;此外,教師還應當養成善于反思的習慣,及時對自身的教學狀況進行反思,并及時針對自身教學中所暴露的問題與其他體育教師進行教研,以期能使自身的教學模式不斷地得到改進和升級;最后,體育教師必須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學內容,并且能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借此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
二、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
在開展體育教學的時候,教師應針對自身的教學內容,靈活地滲透核心素養方面的內容。教師必須要讓學生知道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以及其重要意義,為此,在開展體育教學之初,教師就應當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參與體育運動,然后基于此,再向他們傳授體育運動方面的各種知識,如,在開展籃球教學時,教師應讓學生知道的打籃球的諸多好處,以及籃球的正確打法、打籃球的各種規則以及注意事項;另外,為了使學生學習籃球這項運動的興趣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引入一些和籃球有關的小游戲,如踩線追逐、傳球捕人等等。
此外,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自主運動意識的培養,為此,廣大體育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多與那些喜歡運動的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并針對其所喜歡的運動,予以適宜的指導和建議;而對于那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體育教師應多鼓勵、動員他們積極參加運動,為此,教師不妨專門開一個以“體育健康”為主題的班級會議,在會議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大屏幕為學生展示經常參加鍛煉的人與不經常參加鍛煉的人在各項身體健康指標上的異同,借此來激勵學生重視身體鍛煉、提高鍛煉意識,從而使其能樹立起正確的、積極的鍛煉觀念。
三、重視學生心理素質以及道德素質的培養
體育運動能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升,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經常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團體性的訓練或者比賽,這樣做不僅能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比賽和訓練中受到錘煉,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合作意識以及競爭意識的形成。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時候,除了要重視學生心理素質以及體育知識的培養以外,還應重視學生道德素質方面的培養,比如,教師要教導學生必須嚴格遵守各種體育項目中所涉及的規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這些體育項目的有序開展,同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學生在參與這些體育項目時的安全;再如,當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遇見困難時,教師應在保證其安全的基礎之上,鼓勵其直面困難、不要退縮。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形成堅韌不拔的性格,并從中獲得突破困境的成就感,這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其體育鍛煉意識以及習慣的形成,同時還有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使學生的核心素養獲得發展,首先,就是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因為教師的綜合素質往往決定著其教學觀念的新舊、教學手段的多寡,而這兩者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往往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其次,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不斷向學生滲透參與體育鍛煉的好處、不斷提高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并基于此,傳授他們相應的體育知識與技能,以保證他們能在平時能有效地融入一些體育運動之中;最后,教師應重視學生心理素質以及道德素質的錘煉,因為良好的心思素質和道德素質是學生能長久從事一項運動的重要前提,同時也是促進其體育核心素養形成的兩大重要
因素。
參考文獻:
[1]張鵬.試論初中體育教學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才智,2018.
[2]王玉濤.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研究[J].才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