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玉
摘 要: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資源非常廣泛,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其仔細研究和分析,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以及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和應用。所選擇和應用的教學資源必須立足新的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關鍵詞: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資源;選擇
通用技術課程資源通常包括課程設計、計劃實施以及教學評價等課程編制當中的所有資源,比如課本、圖書、網絡或者學校、社會和家庭等有關的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應用的是教科書、參考教材、各種教學教案以及各種視頻和圖片等資源。
一、以課程標準為基礎,應用課本作為教學資源
根據課程標準編制課本教材有很多種類,各課本具有其自身的特色也有其不足,所以,授課老師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合理科學地應用教科書。老師根據教材進行課程教學,不能只是講授,而是要進行鉆研和創新,結合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需要進行補充和擴展課本知識。教學老師應該根據知識內容的概念、來源以及其產生的背景等,進行教材的研究和探索,依據課程標準的規定和要求,對技術教育進行理解,同時根據各個版本的課本充分挖掘其技術價值和內涵,并且要注意發現教材的缺陷和不足,進行必要的彌補和填充。
二、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相應的教學資源
在選擇和應用教學資源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征,高度重視學生是學習主體的理念。技術對學生來說第一反應是一些產品技術,比如汽車技術、電腦技術等;也可能是行業技術,比如通信技術、農業技術等,對于這樣的技術學生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把這種學生需求的外部技術教育變成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興趣是學生對事物的作用和特點的興趣,也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動機和目的。老師在進行通用技術教學時,要深入挖掘技術的含義及其應用方法,以及產生的源頭和發展方向,使學生可以了解到技術課程的學習對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通過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學生可以對事物進行辯證思維,能夠透過技術現象發現和了解其本質,對技術知識進行全面了解,并且學會對問題的辯證分析和思考等等。所以,選擇和應用教學資源必須適應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從表象到深層意義的挖掘和分析,引導學生對事物和技術問題可以展開思維進行深入思考,增強學生的心智和創造性思維。
三、深入挖掘和理解教學資源,提高其利用率
對于選定的教學資源,老師應該深入解讀和研究,同一個資源可以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提高其利用效率。例如對于自動門的知識,它包括技術控制的知識點;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但是也發現對其應用不當對人會有傷害等等,這個資源的利用可以單純地進行技術理解,也具有人文教育和社會教育等方面。所以,在進行實際的教學時,教師要以技術控制的觀點引入課堂,再結合其應用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假如在使用自動門時,某個清潔工被其夾道受傷,讓學生思考:你會有怎樣的想法?嘲笑他?同情他?還是會改進自動門的設置?等等。通過應用這一資源,可以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技術和社會、人類的關系,樹立正確的技術價值觀。
四、結合課程標準,授課老師正確對待技術課程
授課老師要研究和理解通用技術課程的性質和價值,以及課程內容和目標,進行合理的選擇和應用相應的教學資源。首先,教師擁有相關技術知識。擁有相應的技術知識,可以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通用技術課程包括的專業和技術比較多,授課老師要拓寬自身的技術知識范圍,補充自己缺少的知識,同時也要理解技術相關的深入知識。其次,培養教師的技術素養。所說的技術素養是關于技術行為能力、思想和方法的總和。這里的技術行為能力是對技術的理解和使用,以及根據技術原理進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術思想是進行技術和相關知識內容的關系的分析和思考。技術方法就是進行技術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措施。老師具有高超的技術素養,所選擇的教學資源也會合理和科學。最后,挖掘技術教學的教育內涵。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貼近其身邊的技術為基礎,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性發展。根據這樣的教學目標,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積極挖掘課程內容的深層含義,做到教學和教育目標相符合。
綜上所述,在通用技術教學過程中,選擇和應用合理的教學資源,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所以,授課老師要了解和分析各種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應用,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選擇教學資源時,必須以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為基礎,結合學生的特點,選擇內容豐富和形式多樣的資源;對其應用時,要深入挖掘和研究其內涵和更大的價值,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技術課程的學習,提高其技術思維和能力,增強其綜合素質和能力。
參考文獻:
[1]潘泉清.基于微課翻轉通用技術課堂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4):128-129.
[2]何俊.通用技術課程圖片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2):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