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簡要闡述了傳統檔案行業發展歷程和互聯網時代加快檔案信息化發展的必要性,重點探討檔案信息化在“互聯網+”環境下發展的優勢與劣勢、發展存在的機遇和威脅。
關鍵詞:互聯網+;檔案;發展
2015年7月4日,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這標志著“互聯網+”成為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將深刻地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與變革。
1 傳統檔案的歷史發展
我國殷商時期就產生了檔案萌芽,在歷史演變過程中,檔案的載體經歷了豐富的變化,每一種載體具有其時代特色,隨著時代不斷變化而不斷改進。[1]
2 “互聯網+”環境下檔案信息化發展SWOT分析
2.1 “互聯網+”環境下檔案信息化發展的優勢(strengths)
1)檔案電子數據存量大。我國各級各類檔案館傳統檔案數量巨大,隨著數字化程度提高,電子數據量每年都在飛速增長。2014年我國各級各類檔案館保管的電子檔案較2013年相比,增長了22.4%。[2]目前檔案管理工作中對檔案數字化要求非常高,全國的數字檔案資源存量相當可觀,為“互聯網+”環境下檔案進一步信息化提供了物質
基礎。
2)用戶對檔案信息需求量暴增。互聯網時代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長,公眾對于信息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每一個公眾都是潛在的檔案用戶。這樣公眾可以通過使用網頁、移動用戶端等基于互聯網的檔案管理系統,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隨時便捷地查閱檔案信息。
3)檔案資源管理主體多元化。“互聯網+”時代,檔案建設平臺更加開放,互聯網檔案管理系統可以鼓勵用戶通過網頁、客戶端等終端為檔案資源建設提供信息,使用戶參與到檔案信息管理中來,豐富檔案的存檔資源,逐步實現多元化的管理主體,真正的實現互利
共享。
2.2 “互聯網+”環境下檔案發展的劣勢(weaknesses)
1)傳統檔案人員缺乏互聯網素質意識。傳統檔案工作中,檔案管理人員普遍缺乏互聯網思維,對當前信息發展趨勢不甚了解,面對互聯網環境下新的檔案管理流程和模式一時難以接受。同時傳統檔案人員處理檔案業務技術手段相對落后,對于軟件和數據庫系統的知識儲備不足,操作能力弱。
2)檔案重視程度不夠 技術設備相對落后。檔案工作在一般機關事業單位中屬于辦公室文書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是主要業務,因而普遍單位對檔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資金投入也相對較少,導致許多單位檔案硬件設備相對落后,多年沒有改善,更別提建設數字檔案室,發展檔案信息化等工作。
3)現有檔案信息管理體制的弊端。我國現行檔案管理體制具有一定的“階級性”,主要服務于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工作,許多檔案用戶需要通過政府機構的檔案人員才能查詢相關信息,如此受到時間、空間限制大。需要向普通大眾開放更加高效的檔案查詢系統,這一方面需要依托現代“互聯網+”技術的更進一步發展。
2.3 “互聯網+”環境給檔案發展帶來的機會(opportunities)
1)“互聯網+”環境促進實現檔案規劃目標。《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到2020年,初步實現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檔案管理現代化,基本建成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有效服務國家治理和“五位一體”建設的檔案事業發展體系。同時,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將互聯網與傳統檔案行業融合,將大大提升檔案信息化速度。
2)檔案工作效率提高。通過信息技術處理電子檔案,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局限性,能夠使的檔案人員隨時歸檔不同地方、時間的形成的檔案。互聯網時代檔案信息化能夠實現電子化檔案管理,更加快捷的分類立卷、修改條目、查詢檔案,為隨辦隨歸、在線歸檔提供了便捷的渠道,通過在線傳送電子文檔,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
3)檔案保管安全性提高。傳統紙質檔案在庫房中容易受環境溫濕度、蟲蛀等影響。庫房需要較大空間,易受到火災、水患等天災人禍威脅。互聯網技術能夠助力檔案信息化,實現紙質檔案在云端的安全備份,緩解了庫房保存空間越來越小的壓力問題,解決了紙質檔案保存期限和保存質量的問題,提高了檔案保存的安全性。
2.4 “互聯網+”環境給檔案發展帶來的威脅(threats)
1)檔案管理風險更大。“互聯網+”環境下,由于其開放性環境導致檔案信息更容易被泄露。一方面不法分子容易通過網絡上的檔案管理接口入侵檔案管理系統,盜取和損毀檔案信息。另一方面,檔案信息的電子檔備份,有可能因為系統或者機器故障而導致檔案遺失,也是新的檔案管理模式相較于傳統紙質檔案模式的一個缺點[3]。
2)保障檔案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在當前互聯網時代下,我國對于互聯網信息安全保護、信息隱私方面的法律不健全,檔案管理人員缺乏法律意識和法律保障,對于數據所帶來的優勢存在不理解之處,害怕檔案信息泄露帶來的巨大損失,因此在開展檔案信息化工作中畏手畏腳,不敢過多開放和分享檔案信息。
3)查找精準信息增加難度。互聯網時代,每天各種電子數據呈現井噴狀態,數據量變得十分龐大,檔案管理人員在海量電子檔案數據中精準的查找用戶需要的信息難度增加。另一方面,用戶對于信息時效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精準查照檔案信息時還要保障時效性,也為檔案管理人員增加了難度,對基于互聯網技術建立的檔案管理系統的提出了技術挑戰。
3 結語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檔案信息化發展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互聯網+”環境下檔案信息化發展的新趨勢,檔案管理部門需要認清自身具有的優勢與存在的劣勢,抓住互聯網發展的機遇,進一步發展自身豐富的檔案資源;克服互聯網環境帶來的威脅,主動適應“互聯網+”新環境,深入挖掘檔案信息化的力量,通過改革與創新,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構建新的檔案信息管理平臺,真正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互利共享。
參考文獻
[1]高敏.“互聯網+”背景下的檔案管理現代化建設路徑探析[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5,(6):116-118.
[2]周耀林,賈聰聰.“互聯網+”戰略下數字檔案信息服務發展策略研究——基于SWOT框架的分析選擇[J].檔案學通訊,2016,(4):56-61.
[3]林濟年.在互聯網時代檔案管理面臨機遇與挑戰[J].檔案工作, 2017,(4):90.
作者簡介
羅媛(1990-),女,漢,湖北武漢,湖北省圖書館,應用心理學/英語,館員,研究方向:檔案、圖書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