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仲琳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重點強調了文化建設,企業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之間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表現為文化實力的競爭。縱覽古今,基業長青的企業一定富有濃郁的文化氛圍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否則便是曇花一現,湮沒在歷史的車輪之下。由此,獨特的企業文化也成為了企業的生命線,是企業長久發展與世代傳承的基石。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國企;發展;傳承
新時期以來,受國家體制轉型等因素的影響,國有企業面臨著市場競爭的挑戰,生存一度面臨著嚴峻考驗。揚州市城控集團在承擔著揚州市供水、供熱、供氣等社會公共事業的同時,也致力于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投資等業務板塊的發展,想要提升自身綜合實力,急需面臨走改革轉型的發展之路。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是國有經濟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亦是企業的血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因此,在強化企業內在管理的同時,更要將先進的文化理念融入其中。
1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國企做強做優的戰略選擇
國有企業既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經濟基礎,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擔負著極其重要的責任,只有企業文化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才能正確地反映職工的利益和要求,從而促進國企的改革發展和做強做優。無論是增強國企品牌的影響力和擴張力,還是獲取市場經濟競爭的先機,都必須要以擁有和掌握先進的企業文化為前提。加強國企文化建設,對國企的發展壯大有著巨大的影響。
2 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是國企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國企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把企業管理的核心從制度上轉換到文化上來。加強文化建設才能使企業文化逐漸深入到職工的思想行為之中,滲透到國有企業的一切活動之中,融入到國有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國有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已成為國企生存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同時,作為一種無形的動力,對提升國企的管理水平和推動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3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提升國企核心競爭力的內在要求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競爭中最具有長遠和決定性影響的內在因素,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才能使企業員工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認同并自覺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先進的企業文化不僅能夠推動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還可以塑造國企自身的形象,打造文化品牌,從而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
國有企業基于自身的特殊性,企業文化的建設不僅要考慮到如何實現自身經濟效益,同時也要心懷民生。文化建設并不像蓋房子一樣是在空地上“塑造”出來的,要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融入現有行業特點,對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積累和傳承,諸如城控集團的“小李”、“藍焰”、“暖揚”等優質服務品牌文化,進行吸收、提取、整合出可推廣、可繼承、可發揚的精神文化財富。我認為優秀的企業文化中應當包含誠信品牌、匠心專注、精益求精、以人為本、勇于創新五個方面。
3.1 誠信品牌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信文化,是企業立足之本,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尤其是作為國有企業,必須承擔對環境、社會和利益相關的責任。多年的發展,城控集團以優質的服務、良好的信譽、高質的產品,形成了供水與排水為一體的“水務民生”品牌,市民卡、燃氣、供熱等公司的“公共事業服務”品牌,萬福、三灣、資產等公司的“城市建設”品牌等,增加了城控集團的企業知名度,贏得了社會廣泛美譽和認同。正所謂:誠信文化為本,策略為用,是企業“長治久安”之道。
3.2 匠心專注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匠心精神,貴在專注,耐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現在求快求速的經濟時代,城建控股集團通過多年的精雕細琢、多年的初心不改、多年的持續專注,舍量取質,不求利潤最高,更多是為不負社會的責任,不負市民的期望,致力于服務民生、打造生態文明,為建設大美揚州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3.3 精益求精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堅持精益求精,體現在工作中要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首先,要有強烈的敬業精神,嚴謹的工作作風、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才能以求追卓越的態度去做好每一件事。其次,對待工作要認認真真,精雕細琢,以“不干則已,干則精品”的態度貫穿工作中的環節。企業職工要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我們的企業要有家國情懷、使命擔當,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做好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為城市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3.4 以人為本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人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也是企業活力的源泉。國企的生產經營主要依靠全體員工,只有真正把員工放在心上,關切員工切身利益,員工才會把企業的責任擔在兩肩。因此,所以企業文化建設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員工歸屬感是重中之重。首先要提高員工歸屬感,除了多渠道的情感溝通,還必須把關心員工工作、生活,作為構建和諧關系的重要內容來抓。領導要經常深入基層,了解掌握員工的生活、工作情況,主動做好排憂解難的工作。要廣泛開展交流談心活動,及時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真實想法,主動吸納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其次要讓員工產生對企業文化的認同。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加大培訓力度,營造和諧氛圍,工作上為他們提供能展現自已聰明才智的平臺,激發員工的成就感。員工與企業互為一體、相輔相成,企業就會煥然一新、朝氣蓬勃,就會充滿生命力、無往而不勝。
3.5 勇于創新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創新是引領國家發展進步的第一動力,國有企業要積極落實自主創新的主體責任,堅持把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要務,通過加強創新文化建設,不斷增強全員自主創新意識,并深入持久地踐行,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近年來,集團改革發展努力適應經濟新常態,堅持主動探索新發展模式,在水務上市、PPP項目、資產融資等領域有所突破,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產業,積極推動產業升級、管理轉型升級,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用創新破解發展難題,適應新時期發展方向。
企業文化建設唯有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不斷完善、創新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才能集聚團隊合力、煥發企業活力。必要在推動對外戰略合作、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上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切實在發展實踐中提高“識變應變、求變謀變”的綜合能力。只有集團上下全體同仁的共同參與,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譜寫出新時代國有企業發展壯大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余瑋杰.國有企業廉政教育工作實效的探討[J].東方企業文化,2014(11).
[2]熊燕.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完善企業懲防體系[J].湖北電業,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