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芙榕
摘 要:作為一門依托大量不斷變動的信息源而發展的學科,新聞學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實踐性,是一門依靠高科技支撐的應用性學科,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將新聞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整合,不僅可以豐富教學資源,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本文的主要內容就是探索和思考新聞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途徑。
關鍵詞:新聞學教學;現代信息技術;整合途徑
1 新聞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必要性
現今,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在高校的應用,給高校眾多課程的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活力,取得了比較良好的教學效果。以新聞學學科為例,由于這是一門依托大量不斷變動的信息源的社會學科,其與時代接軌的程度是其他許多學科所無法比擬的,因此,最適合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來展示。目前大多數新聞學專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使用了多媒體,將授課內容制作成PPT或CAI課件,運用這種多感官的智能工具,融合文本、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元素,使教學內容更加鮮活生動,切實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從而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如若僅止于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課件這種輔助工具,不能將網絡這種當今極為重要的載體也適時地運用起來,則又無法體現出該學科的個性特征。因此,如何使新技術與時代感強的學科真正整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應該是許多新聞學任課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2 新聞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途徑
2.1 轉變教學理念,構建自主學習模式
首先,轉變教學理念。要實現新聞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就必須加快二者融合速度,重新建立新的教學理念。常規的新聞學教學是處于被動教學狀態,學生不能夠完全的吸收和消化老師講授的知識,如果要將新聞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就必須轉變教學理念,教師要從傳統的權威地位中走下來,以教學組織者與指導者的身份來幫助學生學習,為學生營造出濃郁的課堂氛圍,確保學生能夠發揮出自身的主動性,提升學習的效果。由于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得學習也不再是單純的對知識進行記憶,而是從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上來進行的。
其次,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模式。強大的實踐水平、語言組織能力、文字功底、務實精神和社會責任心是一個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在常規的新聞學教學模式中,老師只負責給學生傳授相關的新聞知識技能,課堂上缺少活力,學生長時間都處在疲勞學習狀態,并已經將學習當成一種壓力,對新聞學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早已忘記了當初選擇這一專業的初衷和學習的樂趣。與信息技術整合模式下的新聞學教學應該變被動為主動,利用信息技術搜索豐富的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軟件改變課堂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重拾新聞學習的信心和初衷,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模式。
2.2 運用好教學課件,優化教學內容
從新聞學專業的角度上來說,在多媒體課件的影響下,能夠有效完善課堂教學效果。信息時代已經全面到來,知識更新速度也在不斷提升,尤其是對于新聞學專業來說,要從這一層面上出發。教師通過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將文字、聲音以及視頻等綜合在一起,同時也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活躍好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輕松的掌握好這一知識。其次,教師也要及時掌握好最為先進的信息,以此來充實教學內容,并選擇有效的案例來充實課堂,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好信息的變化。最后,還要運用好教學課件來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借助具體的形象來為學生展示出抽象的概念,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融會貫通的目標。但是也應當要明確的是,課件的質量與運用的是否準確直接關系到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要避免出現照搬照抄的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保證課件設計上的精煉性,通過為學生展示出傳統教學模式中所不能表現的影視資料等,以此來拉近學生與新聞之間的距離,發揮出理想的教育效果,實現教學的優化
目標。
2.3 建設專業教學網站,豐富教學資源
為使學生的學習卓有成效,除了課堂中的常規教學以外,新聞學專業的管理者還應該積極組建相關的教學網站,借助學院或學校的內部網絡為學生創設具備豐富資源的學習環境,提供師生隨時交流的平臺,從而實施更為全面的教育??梢哉f,建立專業教學網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為專業教學網站的宗旨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專業課程的真正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有力的學習工具。
新聞學專業的教學網站應該集中專業教師的教學信息、教學參考資料、專業課件、研究成果等;應該包含豐富的新聞案例庫,以方便學習者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主動發現、主動探索;應該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業或自己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及時地提交給教師,并允許學生對相關信息進行下載;應該開辟專業論壇,形成一種學術探討的氛圍,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同時應該提供在線測驗、在線作業提交和批改等,從而使信息的反饋更為快捷、更為有效。總之,在這個教學網站中,要使學生參與交互式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完成對問題的理解、知識的應用和意義的建構,同時也要使專業課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方法充分地發揮出來,最終使這個專業網站成為一個高效的信息增值場所,吸引每一個學生投入學習。
2.4 借助電子郵件或博客,實現個性化教學
博客的出現已經成為了小群體之間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成為了深度交流與溝通的新方式。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掌握好最為先進的信息,不斷更新自身的工作與學習方式,借助博客的影響來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可以說博客就是從個人視角上出發的,借助互聯網視野來將自己所看到的內容記錄出來,為他人提供相應的幫助,實現有效的共享。所以教師要建立自己的主頁,將感悟等發表到平臺上,學生也可以通過觀看來與教師進行溝通,從而實現了個性化的教學目標。此外,教師與學生也可以借助電子郵件來進行有效的交流,或是針對個別學生的疑問來進行探討。在這種場合的影響下,不僅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同時也可以延伸學生的知識視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2.5 構建相應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學期內的教學工作完成以后,還要對該學期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構建相應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主要包括教師資質評估、學生學習水平評估、新舊教學模式對比評估三個方面的內容。除了對整個學期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以外,還應該對季度、月份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建立長效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借助計算機技術建立教學評估數據庫,統計每一次的質量評估結果,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調整教學工作,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的教學目標。構建相適應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能夠幫助學校完善新聞學教學體制,提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改進建議,推進新聞學教學與信息技術實現整合。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開發與利用可以有效的推進新聞學教學體制改革,幫助學校教育走上現代化、信息化的發展道路。將新聞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利用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信息元素,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切實了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新聞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新聞學教學質量,從而為我國培養高素質的新型新聞人才
參考文獻
[1]賈金利.多媒體技術在新聞學課程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中國輕工教育,2013(02):78-80.
[2]孫琳琳.現代媒體技術下“新聞學概論”課的創新與嘗試[J].中國電力教育,2011(29):111-112.
[3]吳林錫.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對新聞傳播的影響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