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 要:本文主要從大學生自身就業條件分析角度出發,闡述了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形勢,論述了改善大學生就業現狀的建議,并從不同角度進行詳細分析,從而為大學生就業形勢與建議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就業形勢,發展現狀;高職院校
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導致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較大,隨著高職院校大學生數量逐漸增加,導致高職院校學生就業難問題更為嚴峻,對此要深入分析當前就業形勢,轉變大學生就業難的狀況。
1 大學生自身就業條件分析
近些年,隨著高校擴招數量的進一步增多,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導致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從知識水平角度來分析,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對學生知識水平需求比較高,其中研究生供需比例大概為1:2.5,本科生的供需比例大概為1:1.4,專科生(高職)供需比例大概為1:0.4,依照就業領域來,一些熱門專業如師范、醫藥、機械、自動化、土建、電子、通訊、計算機等類的大學生需求量相對比較大,而由于畢業生比較多,而一些冷門專業如法學、經濟學、社會學、哲學等專業的大學生需求量不高。首先,作為大學生要想獲取就業機會,首先要保障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質,從而給在工作崗位上處理正確的觀念和職業道德,其次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提升自身專業知識和文化知識水平,擁有真才實學才能保障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其次作為大學生要保障自身的身體素質,積極鍛煉身體,從而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承受一定的工作勞動量,同時要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能夠承受一定的工作壓力。因此大學生要基于自身實際條件,明確就業目標,積極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從而獲取更多的就業機會。
2 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形勢分析
2.1 大學生就業形勢
我國大學生畢業人數逐年上升,依照相關資料顯示,2004年全國大學生畢業人數為250萬人,到2014年全國大學生畢業人數達到720萬,十年時間人數上漲了3倍,到2018年人數上漲到820萬,近些年畢業生中專科生人數增長速度最大,基于當前社會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就業形式分析,就業人數總量上升、社會經濟發展放緩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式嚴峻,而依照實際情況來分析,國內當下大學生用人數量呈現下降趨勢,而大學生數量逐年上升給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帶來巨大挑戰。
2.2 大學生就業思想壓力分析
根據實際調查和走訪能夠發現,大部分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尤其是高職畢業生,由于學歷層次和綜合知識水平因素,導致其就業壓力與日俱增,思想壓力比較大,嚴重時甚至出現抑郁、焦慮等情緒,很多大學生在面臨就業時,認為自己所學專業達不到企業招聘人才的要求,因此會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產生消極的態度,導致在就業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還要一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學歷水平與就業單位的招聘要求有所差距,就業單位要求學生的學歷較高,并且比較重視學生的就業經驗,同時,有的學生認為在就業過程中,人脈關系比較重要,招聘中存在不公平現象,使得就業機會存在不均等情況。綜合來分析,以上種種情況導致大學生面臨的著巨大的就業心理壓力。
2.3 大學生自身能力與自主創業現狀
大學在就業過程中,通常會根據自己所學專業或專業技能來選擇就業方向和目標企業,而針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在就業過程中對就業市場需求導向要求不高,因此對就業能力培養目標存在不清晰情況,因此,使得高職院校大學生綜合能力需市場就業崗位需求存在不匹配現象,知識大學生出現就業難問題。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經濟發展進入緩慢狀態,致使人才競爭更為激烈,因此,作為一名大學生不僅要具備較高水平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同時要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溝通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的培養,而高職院校大學生由于自身實際能力現狀導致各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導致其就業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第二,根據當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國家積極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并且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從而有效緩解大學生就難的問題,同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針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提出了不同類型的優惠政策,但是依照實際情況來分析,很多高職院校大學生由于組織管理能力、市場經驗、風險投資知識、法律知識的缺失,以及資金不充足等問題,大大影響其創業的成功率。
3 改善大學生就業現狀的建議探究
3.1 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促進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
第一,在大學生一年級學習階段,學校要加強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培訓力度,將專業知識和就業指導進行有效融入,從而為學生提供科學化的就業指導知識,指導學生積極設計職業生涯規劃,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第二,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能力評價,首先要讓學生對未來職業和從事的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其次是讓學生能夠從客觀的角度來對自己進行評價,從而深入了解自身擁有的能力和優勢。第三,做好學生擇業咨詢工作,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就業心理狀況,避免學生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要對學生實施心理輔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抵抗就業壓力的能力,從而尋找和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第四,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就業服務,及時獲取和發布與高職院校畢業生相關的就業信息,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渠道和就業機會,同時要和人才交流中心及政府機構加強合作與交流,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全面的就業信息。第五,加強學生求職技能的培養,其中包括交談技巧、應聘禮儀、就業程序、形象設計、自薦方式以及應聘程序等,從而提升大學生的業調整力度,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
依照時代發展需求和社會發展狀況來進一步提升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效率,并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同時,作為高職院校要積極轉變招生辦法、招生規模、辦學方向,對教學專業進行快速調整,根據大大學生綜合能力水平設置不同類型的專業課程,從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同時要根據社會未來發展方向和市場現實需求來設置專業課程,并根據實際就業狀況和大學生創業狀況,搭建和完善大學生創業、就業課程指導體系,并開設就業教育、職業服務體系、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從而有效促進大學生理論水平和就業能力提升。
3.2 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和專業,有效拓寬就業渠道
在實施大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自主創業教育力度,引入創業教育課程,搭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從而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業文化環境,促進大學生具備創業能力、創業知識結構、創業精神、創業品質以及專業意識,有效提升大學生競爭能力、創業能力以及生存能力。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部分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尤其是高職畢業生,由于學歷層次和綜合知識水平因素,導致其就業壓力與日俱增,對此要依照時代發展需求和社會發展狀況來進一步提升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效率,并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綜合能力提升,有效提升大學生就業率。
參考文獻
[1]增飄.淺析當代大學生就業難影響因素及解決對策——基于經濟學的分析視角[J].當代經濟,2017(15):118-120.
[2]朱玉龍,宋正河,宋青春.涉農工科大學生就業狀況分析——以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2016屆畢業生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39):36-39.
[3]張慧照.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現狀之探討[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