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項目為主的項目教學法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本文即以板式設計教學為例,在簡要概述項目教學法基本內涵的基礎上,深入分析項目教學法在版式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并提出項目教學法在版式設計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路徑。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版式設計教學;有效應用;教學模式
版式設計教學是藝術設計專業從基礎課過渡到專業課的“橋梁”課程。版式設計教學主要是通過邏輯性較強的視覺思維模式,把圖標、圖形、符號以及文字等諸多設計元素,根據信息分層規律的視覺傳遞需要,實施的秩序性視覺分配,其最終目的是幫助受眾更為清晰明確、精準快速地捕獲或解讀有關信息。其中,在版式設計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不僅有助于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有機結合,而且有利于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創造性與積極性。因此,本文針對項目教學法在版式設計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具有至關重要的設計意義與教學價值。
1 項目教學法的基本內涵
項目教學法,是以研究、學習某一種或者多種學科的原理及概念為核心,將制作相關作品并把成功把作品推銷給目標客戶為根本目的,并在現實社會中借助于多種多樣的資源開展一系列探究性活動,以及能夠在特定時間內將有關問題予以解決的一種學習或教學模式。由此可見,項目教學法主要是以“項目”為主的課程內容,且所涉及內容既可以是一門學科,同時也能夠跨學科。
從本質上講,項目教學法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實施項目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要把具體任務或問題通過項目形式安排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共同完成項目設計、項目計劃、項目問題解決等所有環節,同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以此深化學生對有關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提升實踐應用技能,強化其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其樹立團隊協作意識與精神。[1]另外,與傳統教學法不同,項目教學方式強調每位成員的參與及實踐,其注重的并非是最終結果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項目完成的整個過程。更具意義的是廣大學生在參與項目實踐的具體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將所學知識與技能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并切身感受創新的樂趣與艱難,進而激發其學習的動力與激情。
2 項目教學法在版式設計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2.1 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目前,我國多數院校中的版式設計專業依然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即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居于絕對性的主導地位,學生則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且課堂教學多以教師的講與學生的聽這種單方交流方式為主,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版式設計教學的趣味性與吸引力。[2]傳統單一化、機械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使得版式設計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項目教學法在版式設計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則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增強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促進抽象知識的具象化,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2 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項目教學法中,版式設計專業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學習或專題討論,并要予以適當的引導、提問與啟發,促使學生以項目要點為基進行設計。從中可以看出,項目教學法真正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對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動性影響深遠。與此同時,由于版式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市場應用型人才,這就需要教師緊密結合市場人才需求、新課改要求等對項目課題進行設計,讓學生將儲存的知識應用到各個項目任務的完成過程中,進而切實提升其綜合素養與能力。
2.3 有效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增強其教學水平與能力
在版式設計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并不僅僅對學生學習及課堂教學效果十分有利,而且對教師的個人知識結構更新與教學能力提升有著積極影響。對教師來講,在版式設計教學中引入項目教學法,首先需要其自身對實際項目的設計、計劃、完成等各個環節有全方位的認識,尤其是項目教學法的備課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個人親自實踐的過程,因而通過項目教學法的應用還能有效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大大提升其教學水平與教學能力。
3 項目教學法在版式設計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3.1 項目任務的科學提出
圍繞版式設計專業的教學目標、院校人才培養的宗旨、就業方向以及社會的人才需求等,科學篩選項目,提出合理的項目任務,是版式設計教學中有效應用項目教學法的前提與基礎。譬如,產品宣傳手冊的設計,在提出項目任務之后,引導學生對產品宣傳手冊委托方的核心需求進行全面了解,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訪談有關客戶或人群,并深入到企業開展調研活動。宣傳產品是產品宣傳手冊設計的關鍵,滿足目標客戶的需求則是產品宣傳手冊設計的最終目的。[3]因而,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產品需要宣傳的信息也會不盡相同,設計要點也自然不同。所以,科學提出項目任務,對有效發揮項目教學法的功能與作用意義重大。
3.2 項目計劃的合理制定
合理制定項目計劃直接關乎項目教學法的實際教學效果。在版式設計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身心特征及學習狀況,細化項目則是制定項目計劃的根本。諸如,首先讓學生自由組合成3-5人的小組,并自主選定組長、制定分工表與進度安排,然后教師可以適時地讓每個小組的成員相互輪換版式設計項目中的角色分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并了解整個設計流程。
3.3 項目計劃的高效實施
在項目計劃的高效實施環節,版式設計課程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扮演自身的“引導者”角色,高度重視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引,幫助學生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項目計劃。諸如,產品宣傳手冊設計過程中,無論是圖片的拍攝與選用,還是對產品需求的理解等,都需要學生高效地予以實施,這樣才能每個環節都能有序、省時、省力地予以完成。
3.4 項目評價的全面客觀
版設設計教學中的項目任務完成之后,每一小組都需要將作品予以打印與裝訂,并互相進行展示。在最后的展示環節,不僅需要教師對項目成果進行點評,而且需要學生通過專題討論進行互評。然而,無論是教師評價還是學生互評,都需要遵循客觀性與全面性原則,給予每一小組正確的、客觀的、綜合的評價,并通過一系列評價讓學生明白自身知識學習的整體狀況,了解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難點。
綜上所述,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動腦動手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成效。在版式設計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只有從教學目標、項目任務提出、項目制定、項目實施、項目評價等多個角度予以全面分析與研究,才能真正推進版式設計教學的改革,提升版式設計教學的整體質量,促使版式設計專業學生的設計水平與能力提高。
參考文獻
[1]丁亞祥.項目教學法在“版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1).
[2]劉曉丹,周永伏.淺談項目教學法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01).
[3]周莉華.淺析項目教學在高職院校文獻檢索課程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0(34).
作者簡介
徐培玲(1969-),女,漢族,河南鄭州,碩士,河南工業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