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民
【關鍵詞】 歷史教學;插圖;意義;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12—0070—01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要目標。初中歷史教材,為了適應新課改的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了很多插圖。這不僅豐富了教材的內容與形式,而且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教師必須充分了解歷史教材插圖教學的重要性,并深入明確插圖在今后歷史教學中如何應用。
一、初中歷史教材插圖教學的意義
1. 進行插圖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發展智力。在歷史課本中,涉及到了大量歷史事實,學生對于歷史的深入了解,必須建立在掌握一定歷史基礎知識之上。進行插圖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加直觀地想象過去和認識過去,對于比較抽象的歷史概念能夠進行觀察,宛如親身經歷過相關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這有助于學生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通過這樣一種全新的方式詮釋歷史基礎知識,也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能夠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促進其智力發展。
2. 進行插圖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也能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初中歷史教材不僅向我們展示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而且從中也能了解到古今中外政治經濟的發展過程。通過插圖進行歷史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不同歷史時期各國、各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而且在閱讀圖片過程中,特別是欣賞反映古代人文以及服飾的圖片時,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通過感受中國古代歷史之“美”,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進而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同時,學生通過對歷史教材插圖的閱讀,能更為深刻感受到歷史中的血雨腥風,進而產生珍愛和平的情感。在歷史教學中合理應用插圖,還有利于以一種更加形象生動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插圖在歷史教學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必須采取各種措施,充分利用插圖進行教學,這樣必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歷史教材插圖教學的措施
1. 充分利用歷史課本中的圖片以及相應的文字。初中歷史課本中的插圖,不僅包括形象直觀的圖片,而且也包括與之相對應的文字。我們在進行歷史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進行直觀的感受,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要對相關插圖反映的歷史事件、內容及主題等進行深入的揭示,加深學生理解。只有將兩者合二為一,才能既讓學生從視覺上獲得直觀的感受,又能從歷史的角度對其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眼腦共同使用,從而掌握歷史知識,學會思考歷史。如在學習“商朝的繁榮”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欣賞“司母戊大方鼎”圖片。然后,對該圖片涉及的一些相關知識,如出土時間、鑄造年代、形狀、品名的由來以及用途進行講述。這不僅有利于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課本知識,也有助于更加形象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商朝青銅器的特點,便于學生更加清楚地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最后,可以讓學生對這一時期取得的成就進行思考:商朝為什么在青銅器鑄造方面能夠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進行青銅器鑄造的?這些問題會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不斷探索歷史的好奇心,最終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2. 通過多種方式對歷史課本中的插圖進行使用。初中歷史課本中的插圖,能夠直觀地對相關的內容進行展示,但如果僅靠學生自己閱讀或教師引領閱讀,未免有些枯燥。因此,對于歷史課本中的插圖,教師應嘗試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使用,可采用情景劇的方式進行小組表演,或者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等。多種方式的循環使用,有助于學生從動態的角度去了解課本中的插圖,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如在講述有關趙州橋的內容時,可以播放展示趙州橋形象、特點的幻燈片,同時再配以相關講解,能對學生產生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實現插圖與多媒體的完美結合。
3. 對歷史教材插圖的應用應更加注重其可行性與詳盡性。歷史課本中的插圖,很多都是歷史圖片的簡單插入,對其相關的內容,如人物、事件涉及的背景以及產生的意義等并沒有完全向學生進行展示,學生只能觀其表面,而對其內部所反映的實質內容卻缺乏相應的深入了解。因此,在進行歷史教學時,在學生了解課本插圖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必須對相關的具體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進而加深學生的理解。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