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瑋瑋 宮小飛 郇玉龍
摘要:在新媒體的發展與變革中,微視頻在信息化教學中的運用已變成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逐漸成為新媒體發展過程中另一不可替代的信息傳播手段,加之微視頻制作門檻低、手段多樣化、視聽結合等優勢,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不足而得到廣泛的認可。本論文主要從新構建主義的視角下,探究微視頻制作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新構建主義認為,知識不一定通過教師傳授而得到,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的形式,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而獲得。而這一點與新媒體環境下微視頻在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契合,成為不可替代的一環。
關鍵詞:新媒體;微視頻;信息化教學;新建構主義;個性化
一.微視頻的含義與特點
(一)微視頻的定義
微視頻一般指的是時間長度不超過15分鐘的視頻。內容短小精悍、主題立意鮮明,運用了圖像、動畫、音樂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觀影者不會受時間及空間的限制而影響觀看。
(二)微視頻在信息化教學中應用的特點
1.內容短小精悍
雖然說微視頻一般指不超過15分鐘的視頻,但是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視頻的長度一般都沒有超過10分鐘的,在具體的教學中,會針對課堂知識點的長度和節奏進行部分的調整,可控性強。
2.知識點突出,內容明確
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對課堂中的重要的知識點或者模塊進行單獨的分解講解,就拿計算機的課程中的WORD這部分的內容來說,微視頻經常只會講一個內容,如剪貼板、WORD中的刪除功能、插入、藝術字等等;這樣會利用學生視覺疲勞的特點,加深記憶。
3.情景化模式,可視性強
在真正的信息化教學中,教師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多種新媒體手段,比方說講解一堂課程可以采用虛擬的演播室,畫面感豐富增強了可視性;很多老師在微視頻的后期制作中,還運用了一些動畫或者虛擬的方式結合,豐富了課堂的形式。
4.資源豐富,選擇多樣
由于信息化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上課程資源豐富,對于同樣的知識點很多老師的講解是不同的,授課風格也是多樣,學生可以運用網絡,根據自己學習的進度或者自己的聽課風格選擇自己喜歡的微視頻內容,增加了自己選擇的空間。
二.從新建構主義的視角探究微視頻在信息化教學中運用的現狀
新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并不是機械的去記憶或者復制課堂上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他們根據自己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有思考性質的去分解知識,對于知識也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積極幫助者和引導者,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因此,建構主義非常重視個體的自我發展;這點,對微視頻在信息化教學中的運用有著極大的引導作用。
(一)微視頻的運用促進了學生自主性探究的能力
新建構主義認為,學生之間需要共同針對某些問題進行自己的思考、交流與探索,通過交流,去了解不同的人對同一觀點的看法。學習者對于學習過程的觀念和看法千差萬別,但是也正是這種碰撞也增強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微視頻在教學過程中的而運用,可以方便學生們在課下進行反復觀看,從而通過觀察和思考,從而產生思想的碰撞,最后,通過參與探究學習與協作學習,激發學習者深度思考與互動交流,促成知識創新。[1]
(二)微視頻的運用尊重了學生個性化的差異與需求
我們都知道在新媒體的運用和時代的不斷發展下,信息處于爆炸的時代,而我們的學習者也是來自于這樣一個時代背景。由于學生的個體本身存在的客觀因素不同,所以,傳統的授課模式肯定滿足不了所有學生的需求。通過微視頻的拍攝與講解,可以滿足不同的學生的個性差異要求,可以根據自身的進度進行重復的學習和思考,在這樣一個碎片化的時代,掌握自身的節奏。
(三)微視頻的運用有利于建構學習者創新性學習觀點
學習者在微視頻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自己對知識的整合和思考,通過交流,形成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從而也有利于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整個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過程中,也會產生新的創新性的學習觀點,這也是新建構主義的最終目的,通過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完成對學習的質的飛躍。
三.微視頻在信息化教學中運用過程中思考與建議
(一)加強微視頻制作的技術水平
如今,隨著教學環節的多樣化以及豐富,微視頻的運用以后必將成為信息化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視頻的制作水平對于學習者的感官體驗有著密切的影響。而微視頻的制作水平也影響著學習者的情緒與效果。因此,必須提高對于微視頻的制作優化,當然,一切也基于教師的講授內容為基礎。
(二)加強微視頻的監管和審查力度
由于我國微視頻屬于新生事物,因此還缺乏相應的管理體系,教學環節中加強微視頻的質量和監管十分重要,直接影響著學習者乃至教育事業的發展軌跡。
(三)微視頻制作過程中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需求
微視頻的應用和發展總體來說是傳統教學中的輔助環節,而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提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多是學生能力的開發,而學生除了根據自身的情況學習任務外,還要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自身知識體系的完善和思考與創新。因此,在微視頻的制作過程中,對于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視頻的制作教師應考慮學生個性化的需求。
結語
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網絡學習者應該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學會知識的選擇,利用“創造性重構”[2]進行學習,通過參與探究、協作與思考,促成知識創新。在我們今后的信息化教學運用中,如何去踐行新建構主義理論,發揮好微視頻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通過豐富的信息化手段,進行知識的重構與創新,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和思考能力,從而實現學習者知識體系的完善以及重構,才是今后踐行教育事業需要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王竹立.新建構主義與知識創新[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2):36-43.
[2]王竹立.新建構主義的理論體系和創新實踐[J].遠程教育 雜志,2012,30(6):3-10.
依托課題:
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 2017年度“職業教育有效教學專項”課題《職業教育教學中翻轉課堂的理論與實踐創新研究》(課題編號BCD2017006)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17年度“互聯網+”背景下的混合式學習研究課題《“雙進程正時反饋”混合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EITB2017-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