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使每位學生都得到發展”是教師神圣的天職。因此,關注后進生,努力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是每個語文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作者分析了小學語文后進生的成因,并闡述了后進生轉化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后進生;成因;轉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語文后進生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
有些家庭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將孩子交由年邁的老人照顧,這些孩子的學習幾乎處于無人管狀態;有些家庭夫妻感情不和或離異,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導致無心學習;更有的家長不懂教育方法,缺少耐心、恒心,盲目地提高要求,粗暴地對待孩子,導致這些孩子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并產生了恐懼和厭倦心理。
(二)學校因素
孩子的智力不同,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也不同,有些教師迫于抽測的壓力,一味地對所有學生提出同樣的高要求,不能因材施教,再加上課堂上時間有限,班級中學生數較多,教師無法對班級中所有的后進生逐一進行細致的輔導,導致班級中的一些智力低下的學生跟不上,時間一長,便陷入越學越累,越累越不想學的惡性循環之中。
(三)自身因素
1.缺乏學習的目標
有目標才有動力,才有努力的方向!很多孩子成為后進生的原因并不是智商不如人,而是心中沒有目標,沒有“我要學”的意識。因此,在面對枯燥的學習時,他們表現得無精打采,課堂上不愿意思考,作業也不愿意完成,久而久之,便淪為了后進生。
2.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學習的過程不僅枯燥而且困難重重,只有具有頑強拼搏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收獲優異的成績。后進生雖然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也想努力的學習,但是他們往往是“三分鐘熱度”,一旦遇到點困難(如默寫不過關、考試不理想等)后就會垂頭喪氣,加上自身貪玩,久而久之,便會失去學習興趣。
3.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
后進生往往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他們學習被動、拖拉,沒有條理性。課堂上不會傾聽和思考,完成作業不夠認真及時,不明白預習和復習的重要性,掌握知識往往靠死記硬背,不注重知識的理解,更不會及時進行階段性知識點梳理和歸納,從而學習效果不理想。
二、小學語文后進生的轉化
(一)疏導心理,重拾信心
后進生在學習過程中連連受挫,產生了很嚴重的自卑心理,此時的他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最需要的是老師的呵護和關愛。作為教師,應耐心地和他們交流,了解他們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并真誠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鼓勵他們重新燃起學習的信心。
(二)體驗成功,激發興趣
后進生缺乏學習興趣。作為教師,應多動腦筋,大膽創新,采取靈活多樣的教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后進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1.給后進生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
后進生因為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所以缺乏學習的動力和努力的方向。作為老師,我們要幫助他們分析自己學習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結合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征,幫助他們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并鼓勵和督促他們時刻謹記目標,向著目標努力!
2.給后進生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弊鳛樾W語文老師,我們不僅要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教給孩子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如:課前認真預習;課后及時鞏固;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對學習內容能主動練習;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制訂簡單的學習計劃,積極運用所學語文知識進行表達和交流等等。
3.給后進生找個“小老師”
一個班級里存在多名后進生,然而老師工作任務繁重,往往精力有限。因此,我們可以借助班級里優秀生的力量,帶動后進生一同進步。我在班級中根據孩子的學習成績,采取自愿的原則,成立了8個“學習互助小組”,每個小組1名“老師”和2名“學生”,和他們一起商議學習活動的內容和時間,并在活動中進行指導,保證活動的效果。此外,定期在班級中開展“最佳互助小組”“最負責老師”“最認真學生”的評選,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從而有效地激發了孩子們的幫扶積極性。
4.給后進生一個展示的舞臺
后進生內心也愛表現,只是不夠自信,害怕失敗。因此,我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總是會根據班級中后進生的能力,有意識地設計一些簡單而有趣的教學環節,讓他們也能夠輕松的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盡情地展示自己的風采,體驗成功的喜悅。
5.給后進生一些鼓勵性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吝嗇這樣的贊美——“你真棒”“有進步”“繼續加油”,要努力地去發現每位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不斷地表揚、鼓勵他們,使他們心里充滿自豪和喜悅。讓他們在嘗試中看到自己的成功,發現自己的優勢,樹立信心,從而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
(三)家校聯系,爭取家長的配合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家訪、在家校通平臺發送信息等方式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爭取他們的配合。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