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摘 要:企業紀檢監察與審計機構的整合將能更好的發揮出這兩種機構的監督職能,但同時,這一整合過程對于企業來說既有益處也有弊端,為了更好的確保紀檢監察與審計機構之間的整合效果,本文將在對這一整合過程所體現出的利弊分別進行論述的基礎上研究整合后有效履職的辦法。
關鍵詞:紀檢監察 審計機構 整合 履職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監督工作的開展重視了起來,對于本文所討論的問題來說,紀檢監察機構與審計機構的有效整合不但能在原有基礎上節約企業在人力上的成本支出,同時,更加精簡的監督機構也能更好的實現其自身監督職能。另一方面,這樣的整合操作有可能會導致紀檢監察或審計職能被弱化,或當企業運轉過程中出現重大監督問題時出現人力不足等問題。結合上述內容,企業紀檢監察機構以及審計機構的整合雖然有利有弊,但整體上來說利大于弊,而在完成整合后應如何做到有效履職則是本文所討論的主要內容。本文將在研究這一整合過程具體利弊的基礎上提出有效履職辦法。
一、企業紀檢監察、審計機構整合的益處
(一)有利于監督力量的集中
紀檢監察機構與審計機構在企業內部同屬于監督機構,同時,這兩者在行駛自身職能的過程中存在非常高的關聯度,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紀檢監察機構與審計機構的整合將能更好的將企業內部的監督力量集中起來,在重大監督問題上做出新的突破。
(二)有利于兩種機構的優勢互補
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在監督方面的權威較高,震懾力較強,而企業內部分單位對于審計機構的認識則經常會限制于對一般會計業務的審查上。另一方面,針對經濟、財務問題等的處理通常都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作為基礎,而紀檢監察機構工作人員在面對這些內容時經常會感到力不從心。在有效整合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和審計機構的基礎之上,這兩者之間的優勢互補將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三)有利于全過程監督的實現
結合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來看,這一機構的工作重點在于事前預防以及事后監督兩方面,而審計機構的工作重點則在于事中的控制,通過這兩種機構間的整合,企業內部將能更好的實現全過程監督。
(四)有利于監督效率的提升
上文中已經提到,企業紀檢監察機構以及審計機構職能實現的過程中存在非常高的關聯性,也就是說,這兩種機構在運轉過程中都需要另一個機構的支持及協同,而兩個不同部門間人員的調度、溝通等都將對整體監督工作的展開效率產生影響。紀檢監察機構與審計機構的整合將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從根本上提升監督效率。
二、企業紀檢監察、審計機構整合的弊端
(一)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原有的監察及審計職能
對具體的整合過程來說,這一工作的開展必然需要對企業紀檢監察及審計機構原有組織結構的精簡,而在整合之后,若由原本的紀檢監察機構領導作為新部門的負責人,這些人員對于審計工作的不熟練和不了解必然會導致審計職能在一段時間內被弱化,反之,若由審計部門領導作為新部門的負責人,監察職能將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整合后新部門職能的實現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二)應對重大監督問題時仍存在缺陷
重大監督問題往往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轉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此類工作對于監督人員專業性及整體監督力量的要求也要更高一些,在紀檢監察機構與審計機構整合的初期,相關制度還未健全、人員經過精簡之后職責尚未明確,若企業運轉過程中出現重大監督問題,那么新部門就很有可能難以應對這樣的需求。
三、企業紀檢監察及審計機構整合后的有效履職辦法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
對于紀檢監察及審計機構整合后制度的建立來說,企業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1、為新部門中的工作人員明確職責。這一點主要是針對領導層人員而言的,為了避免在監督決策的制定上出現沖突,企業應針對原機構的領導層人員做好分工,并在制度中說明不同崗位的職責。2、針對整合后的部門建立高效的交流和管理制度。這一點主要是為了避免整合后紀檢監察機構與審計機構依然按照原有模式展開工作,導致整合的實效性降低。對于具體的制度來說,企業應在確保分工明確的同時保證監察工作與審計監督的有效融合。
(二)確保整合后新部門運轉機制的有效性
結合現狀來說,為了確保整合后新部門的高效運轉,企業應針對這一部門增設以下機制:1、內部監督機制?,F階段企業內部監督工作的展開大都是在事件發生后進行處理的,而內部問題的出現往往已經對企業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為了對這一狀況進行改善,企業應進一步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實現全過程的內部監督工作。2、監督工作考評機制。這一機制的構建將能更好的提升企業內部對于監督工作的重視程度,進而確保整合后的新部門能有效發揮出自身監督職能。3、監督責任追究制度。這一制度的確立主要是為了保證整合后新部門內所有員工都能依照相關規程完成監督工作,避免不客觀、不公正等現象出現。若實際監督過程中出現了問題,相關管理人員也可以在這一制度的支持下迅速的確定到責任人并進行處理。
(三)做好對重大問題的監督
對于重大問題的監督來說,企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整合后新部門人員不足的狀況,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企業可以結合自身需求及時引進外部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結構,確保部分必要工作的開展效率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這樣的處理方式雖然增加了企業在短期內的成本投入,但從長遠來看,確保監督工作的有效展開將能更好的避免企業在運轉過程中出現較大的風險或經濟損失。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與審計機構的融合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既有益處也有弊端,而為了將這些益處最大化,企業應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確保整合后新部門運轉機制的有效性、做好對重大問題的監督三點內容確保整合后新部門的有效履職,最終達到通過這一整合過程提升企業監督工作開展成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趙亮.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和內部審計職能融合[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7,(3).
[2] 陳濤.淺析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與紀檢監察的結合[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10).
[3] 陳春梅.關于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與紀檢監察結合的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9).
[4] 張紀剛.紀檢監察與內審聯動機制建設[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3,(3).
[5] 張阮容.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內部監督機構整合研究[J].商業會計,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