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高考改革已經啟動,“3+3”高考模式作為一種全新事物,是對我國整體教育機制的一個重大改革,尤其對高中教育的影響十分巨大和深遠。對高中學校來說,在教學硬件、教師資源、學生選科、班級管理、課程設置、分層教學等方面都應周密思考、慎重應對。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學校;應對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7-22
作者簡介:劉兵豐(1973—),男,湖南雙峰人,湖南省長沙市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培訓部生物學科責任人,高級教師。
2014年,我國啟動了新一輪的高校招考制度改革,上海和浙江率先成為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的試點省(市)。本次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思想在于增加學生的選擇權和促進公平公正,它是一個從中學課程設置到高校招考、從教育理念到人生觀和職業規劃的系統性改革,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動作幅度最大的教育改革。
新的改革必然會帶來許多新問題,以下我們就高中學校和教師層面對新高考所面臨問題的應對策略進行探討。
一、在教學硬件上的應對
1. 教室數量上的應對
高考改革實施“3+3”的高考學科選擇模式,對于選考科目,無論是“六選三”還是“七選三”,至少都有20種選考學科組合。要能滿足在如此多必考學科和學考學科的如數、足量開出,我們必須準備好足量的上課教室。
2. 教室結構上的應對
本次改革的選科學習,注定學生必須走班。可是在一般情況下,下課時間只有10分鐘,考慮到學生還需要上洗手間,所以我們上課教室之間的距離應該盡可能“近”。如果教室之間相距較遠,則很有可能無法走班。
二、在教師資源上的應對
從近幾年上海與浙江的實踐經驗看,學生對選擇學科的人數由多到少的次序大致是地理、生物、歷史、化學、物理、政治。如果具體到某一所高中學校,情況可能并非如此,有些差異甚至還很大。即使是同一所學校,在不同年份也可能出現選科人數的不同。對于一所高中學校來說,學校必須做好足量的教師儲備。對于語、數、英學科的教師,我們可以按照傳統的機制配備,但是對于選考科目的教師,我們必須未雨綢繆。一方面,我們必須滿足在教學需要時有人教課;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考慮到選考結束后,這些教師的工作如何安排。
三、如何引導學生選科
1. 引導學生知道我是誰
(1)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科優勢與興趣是什么。新高考同樣離不開高考成績,但是如果我們拿自己的學科短板與別人去比拼,最后結果一定是名落孫山。所以,學生在選科時應該揚長避短,盡量發揮學科優勢。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著名的興趣與測量專家愛德華將興趣比喻為一艘船的舵,認為興趣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涯發展方向。對于學生來說,如果對某一社會職業有興趣,這可能就是他努力與奮斗的方向。如果他感興趣的職業和學科相匹配,那么他就找到了通向成功的佳徑。
(2)了解自己的職業志向與學科聯系。面對新高考,學生必須確定自己未來的職業志向。在新高考的大學專業招生中,很多都提出了選考的學科要求,如果學生沒有學習某一學科,則可能某些專業甚至某些高校不會錄取,并且這些高校或專業往往是重點高校、品牌專業。例如,浙江工業大學2018年“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章程中規定,報考機械與工業工程類專業必須選考物理。當然,也有些大學專業對選考學科要求不是很嚴格,只要有兩科或一科是他們規定的即可,也有些專業根本就沒有選科限制。
2. 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高中階段,由于年齡、心智不成熟,學生對社會職業是懵懂的。所以,高中學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個非常現實且迫切的問題。學校該如何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呢?我們可以利用教師資源、家長資源、校友資源、社會資源等,通過專題講座、職業體驗、模仿實踐、沙龍研討、辯論會、實地參觀學習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讓他們認識自我,了解大學專業和社會職業。
四、在班級管理和課程設置上的應對
1. “行政班+學科班”班級管理模式
新高考“3+3”模式,就單科來說,單科選擇理、化、生、政、史、地的學生比學習語數外的要少得多,并且人數各不相等。我們可以按照語數英學科分行政班,再按照選考學科分學科班。也就是說,在一個行政班中,我們可以分成多個小的學科班。每一個行政班配備一個班主任,一個學科班配備一個輔導教師。這樣,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相當于有兩個班主任管理。行政班班主任主要側重于整體班級文化建設、班級紀律、衛生、生活和學習的管理,學科班輔導教師主要側重于對學生的思想和學習動態管理。
2. 利用專業軟件排課
新高考“3+3”模式,選考學科組合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務排課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在規模較大的學校,人工排課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我們不妨借助專業軟件系統進行排課,如好課表、排課王等。
五、高中教師在教學上的應對
新高考“3+3”模式允許學生就某些科目有兩次考試機會,取最佳成績計入高考。如英語學科,允許學生考試兩次。另外,有些省份對于選考科目都允許學生考試兩次。此外,就某一學科來說,有些學生只要參加合格考試,而另一些學生需要參加等級考試。
1. 以分層教學應對合格考試和等級考試的需要
對于需要參加合格考試和等級考試的學生,我們可以根據行政班和學科班對學科的不同要求開課。也就是說,在學業水平考試前,對于只參加某學科(如物理)合格考試的學生,我們可以在行政班開設一節課(或少量課時),在教學目標和要求上適當降低;而對于參加該學科等級考試的學生來說,我們在該學科班可以多開設幾個課時,在教學目標和要求上適當提高,增加教學的難度、深度和廣度。
2. 以“二次學習”的方式應對需要參加“二次考試”的學生
對需要參加“二次考試”的學生來說,學校可以為他們的“二次學習”單獨開設少量課時,建議以大班專題講座或輔導課形式開設。對于這一部分學生的“二次學習”,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以教師上課為輔,積極引導。
參考文獻:
[1]熊丙奇.深度解讀新高考[M].桂林:廣西
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林甲針,陳如優.高中生職業生涯規
劃與班級團體輔導[M].福州:福建教
育出版社,2015.
[3]王洪席.我國綜合素質評價政策的演進
歷程及特征分析——基于(1999—
2014年)政策文本的分析[J].課程·
教材·教法,2016(12):28-34.
[4]楊志明.新高考與走班制教學之分類
分層探析[J].決策與信息,2017(3):
109-117.
[5]顧艷麗,羅生全.基于走班制的學校課程
結構變革[J].教學與管理,201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