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見博 編輯/白琳
開證行應在審核客戶開證申請書之初,便從自身專業出發,合理設置條款內容,嚴格把握開證邏輯,使之符合國際慣例和貿易實務。
某石油企業A公司向M行申請開立提單日后30天付款的遠期信用證,用于從阿聯酋供貨商進口重質石腦油。信用證要求提交發票、提單、檢驗證等商業單據,且如大部分石油交易信用證條款規定,受益人可以在無法取得正本提單的情況下,使用銀行保函(LETTER OF INDEMNITY)替代正本提單交單。此外,信用證還規定了起運地、目的地,而貨描中僅規定了貨名與貨量。
客戶所提供的申請書未顯示單價及開證金額的計算由來,且無法根據合同所列條款計算出交易金額。
毋容置疑,獨立性是信用證交易的基本原則之一。UCP600第4條將此規定為“就其性質而言,信用證與可能作為其開立基礎的銷售合同或其他合同是相互獨立的交易”。但在信用證開立過程中,銀行開證人員并不能完全拋開“作為其開立基礎的銷售合同”,而是必須審核該合同,使信用證條款與之相一致。這一方面是為了確保信用證條款真實反映買賣雙方在基礎交易中的需求,促使信用證結算順利進行;另一方面,銀行也需要以此作為輔助,判斷基礎交易的真實性、合理性,以規避風險。貿易合同通常會對貨物單價、總價、交易的貨物數量、運輸方式、價格條款、付款方式等要素約定清楚,申請人應據此填制信用證開立申請書。
在本案中,基礎合同僅約定了交易貨物的總量,并無具體的單價,而是在單價中約定援引由普氏能源咨詢(PLATTS)公布的從2018年2月1日到2018年2月28日的普氏MOPJ均價作為基準價格,加上28美元每噸的升水作為最終的開證單價(普氏價格指數是由普氏能源資訊根據當天向各大交易商采集的詢價數據估算得出,MOPJ是以貿易中常用的石腦油CFR日本到岸結算價格為基礎,根據其遠期報價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平均值計算出來的價格)。為了判斷該開證金額的合理性且滿足盡職調查的審核要求,開證人員要求客戶提供價格計算說明,并至相關網站對引用的公開報價進行了查驗。
實務中,此類情況在煤炭、礦石、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交易中并不罕見。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一般較為頻繁,買賣雙方在簽訂貿易合同時往往無法確定實際交貨時的商品價值,因此,一般會在其基礎合同中援引某交易所固定期限內該商品的公開價格作為參考。與之相應,開證時,銀行會要求客戶提供申請人出具的價格計算說明或受益人出具的臨時發票,作為確定開證金額的佐證材料,用以核實開證金額是否合理。此外,此類交易常常伴有溢短裝條款。作為開證行,同樣應該對由于價格波動而造成的敞口風險予以特別關注,確保上浮的最大開證金額在保證金或授信的覆蓋范圍內。對于因價格浮動超出信用證開證金額的部分,應由買賣雙方在證外解決。
開證金額的確定,在信用證開立業務中的重要性毋庸多言。對于開證人員而言,則既要確保開證金額符合相應的貿易背景,與基礎貿易合同的交易金額、開證申請書中約定的開證金額一致;也要關注授信條件和保證金的覆蓋,以免造成金額敞口風險。
本案中,申請人在開證申請書附加條款中約定的價格條款如下:“由普氏能源咨詢在亞太、阿拉伯國家市場標準中公布的,從2018年2月1日到2018年2月28日(起訖日計算在內)的石腦油CFR日本到岸結算價格中,所有最高值的平均值與最低值的平均值的算術平均,加上每公噸29美元的固定升水得出的開證單價?!?/p>
雖然該價格條款中列明了單價的來源與計算方法,然而銀行僅憑該條款無法判斷實際發票上顯示的單價金額是否符合條款要求。而驗證單價的正確與否,顯然已超出了信用證的審核范疇。這使得該價格條款中的單價計算變成了非單據條款。雖經開證人員勸阻,申請人仍堅持保留此條款,M行只得向客戶闡明銀行無法在來單中落實該條款的審核。
所謂非單據條款,是指信用證雖約定了條款,但卻未列明滿足該條款需要提交的單據,此類條款即為非單據條款。在日常開證操作中,非單據條款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主要是由于有些開證申請人對信用證業務相關國際慣例和規則缺乏專業性的了解,僅根據貿易合同內容依樣畫瓢地填制開證申請書,而忽視了對所約定的條款要求提交的單據。非單據條款不僅會使受益人在制單時存在不確定性,更會使開證行在審核單據時缺少單據化的依據,從而對信用證各方當事人的履約行為和貨款的順利結算造成影響。這顯然與信用證作為獨立的單據化交易方式的基本原則相違背。UCP600第14條(h)對非單據條款做出了明確規定:“如果信用證含有一項條件,但未規定用以表明該條件得到滿足的單據,銀行將視為未作規定并不予理會?!盜SBP745第A26條對此進行了補充說明:“如信用證含有一項條件,但未規定用以表明該條件得到滿足的單據(‘非單據化條件’),則無需在任何規定單據上證明遵從了該條件。然而,規定單據中含有的數據內容不得與非單據化條件相矛盾”。由此可見,ICC對非單據化條款的否定態度是十分堅定的,希望信用證對受益人提交單據的要求進行明確描述,并將各種附加要求單據化,以便受益人能按信用證行事。
實務中,有關對受益人直接寄送提單、保險單據或某些通知的約定;對運輸中的船籍、船齡的要求;對貨物產地及包裝細節的要求等,都容易出現非單據化條款。對此,開證人員應當引導客戶將非單據條款進行單據化處理,以起到正確約束受益人且便于受益人依照信用證要求行事的作用。例如,假設信用證中要求“受益人應在裝船日后2個工作日內傳真通知申請人船名、日期、數量、重量及裝運總價”,則該條款因并未要求受益人出具單據來證明已按要求行事而成為非單據條款;對此,可建議客戶將該條款修改為“經受益人證實的傳真副本應在裝船日后2個工作日內寄送給申請人,通知其船名、日期、數量、重量及裝運總價”,使之單據化。
作為銀行開證人員,應認真厘清開證申請書中各條款間的內在邏輯和關聯關系,尤其對散落在信用證中單據要求以外的條款,要重點查看,仔細甄別是否存在非單據條款,正確引導客戶開證,在業務源頭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和糾紛。
本案中,申請人在申請書附加條款中約定了一條關于電索的條款:“若我行在付款到期日前至少五個銀行工作日收到貴行經證實的SWIFT電報,該電報確認貴行已經議付了此證項下的相符交單并已將單據寄送我行,我行將承諾在到期日償付貴行。否則我行將在收到貴行電報后第五個銀行工作日付款。”
根據該條款的約定,M行在收到議付行聲明單據相符的索償電文后即需承兌或付款,導致M行很可能在未收到正本單據的情況下便要支付款項,風險難以得到有效控制。一般而言,受益人要求電索,有利于其在信用證結算方式下快速收匯,提高其資金周轉效率,節省利息;但對于開證行來說,情況則恰恰相反。如果開證行收到單據后認為不符并發出拒付通知,而議付行提出抗辯且此時貨款已付,則開證行將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這樣的條款對開證行來說一般是難以接受的。此外,將審核單據的主動權交到出口方銀行手中,也不利于保障申請人在信用證項下的利益。后經與客戶協商說明情況,同意在信用證中刪除了此條款。
作為信用證業務鏈條中的第一個環節,后續的很多風險和糾紛都可以在信用證開立之時,通過合理清晰的條款設置加以規避或消除。特別是一些較為少見、條款冗長及貿易關系復雜的業務,會對開證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就開證人員而言,夯實理論基礎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要求要對UCP600、ISBP745等相關國際慣例及行內相關政策爛熟于心,更要能深刻理解信用證交易的內涵,厘清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如此才能在開證時引導客戶合理設置條款,使之符合國際慣例和貿易實務,避免在信用證中出現前后矛盾或者表述模糊不清的條款,也便于受益人制作單據和銀行審核單據,最大化保障客戶及開證行的利益不會因條款設置不合理而受到侵害。
信用證業務中接觸的行業種類繁多,而不同行業中的商品背景大不一樣,有的有很強的專業性,還會涉及一些約定俗成的交易慣例和術語;另外,信用證的受益人位于不同的國家/地區,宗教信仰、政治背景也各不相同。而對這些軟知識的廣泛涉獵和了解,可以幫助單證人員在處理業務時更加得心應手、切合實際。作為開證人員,應該在業務操作中不斷積累,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學習。如此,才能在實務中減少溝通成本、提高操作效率,提供更為專業、優質的服務,幫助客戶更好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