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摘要 目的:探究無比山藥丸加減治療氣陰兩虛型腎性血尿的臨床療效及作用機制。方法:收稚腎性血尿患者56例,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給予西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無比山藥丸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中醫證候積分與血尿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后各項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紅細胞數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比山藥丸加減治療氣陰兩虛型腎性血尿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改善血尿癥狀。
關鍵詞 腎性血尿;氣陰兩虛;無比山藥丸;中醫證候積分
腎性血尿源自腎小球,多伴隨系膜增殖性腎炎、腎小球腎炎、IgA腎病等原發性腎病出現,目前臨床認為其發病機理與免疫能力相關。當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于腎小球基底膜或系膜區,可導致腎小球基底膜的濾過屏障被破壞,引發系膜基底、系膜細胞增生,最終導致腎性血尿的發生。如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當,無法及時有效地控制疾病,可導致慢性腎衰竭[1]。近年來,中藥治療腎性血尿取得了良好療效,能有效控制其臨床癥狀、降低尿沉渣鏡檢紅細胞數量,提高生存質量。本研究旨在探討氣陰兩虛型腎性血尿采用加減無比山藥丸治療的臨床療效與作用機制,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腎性血尿患者56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28例。觀察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26~67歲,平均(46.09±5.73)歲。對照組男16例,女12例:年齡27~68歲,平均(46.58±5.69)歲。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里埔可比性。
診斷標準:(1)西醫診斷標準:①符合《臨床診療指南·腎臟病學分冊》[2]中關于腎性血尿的診斷標準;②3次尿常規檢查中2次紅細胞≥3個/HP;③>70%尿紅細胞形態與大小異常。(2)中醫標準:①符合《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判定(試行方案)》中氣陰兩虛的診斷標準[3];②主癥:腰膝酸軟、小便清長、尿液淡紅;③次癥:面色少華、頭暈耳鳴、食少納呆、舌質淡、脈沉細。
方法: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給予肌內注射卡絡磺鈉20mg/次,2次/d,同時使用其他藥物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服用無比山藥丸治療,方藥組成:山茱萸、茯苓、牛膝、杜仲、肉蓯蓉各15g,澤瀉、巴戟天、赤石脂、五味子各10g,熟地、菟絲子各20g,山藥25g。隨癥加減:血瘀者加益母草與丹參;陰虛者加旱蓮草、女貞子;濕重者加椒目、葶藶子、大腹皮;熱重者加知母、黃柏。加水600mL,文火煎制30min,去渣留汁450mL,分早中晚3次服用,15d為1個療程,根據病情變化治療3~5個療程。
評價指標:①比較兩組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中醫證候積分,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癥狀分級量表[4],根據頭暈耳鳴、神疲乏力、腰膝酸軟、小便清長等癥狀的嚴重程度劃分輕度、中度、重度,分別以3分、6分、9分表示。②比較兩組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血尿改善情況,以尿沉渣鏡檢紅細胞數量作為判斷指標。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各項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治療后尿沉渣鏡檢紅細胞數量均少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紅細胞數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傳統中醫認為,腎性血尿屬于中醫學“尿血”“溺血”等范疇,主要病因為脾腎兩虛、腎絡瘀阻,部分研究表明,血尿分虛實,本虛為腎虛不固、封藏失職,血失藏攝而下泄,標實為血瘀、濕熱、血熱,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相關研究發現,IgA腎病患者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而中藥制劑可有效增強患者的紅細胞免疫黏附能力,阻止IgA沉積于腎臟,提高治療效果,故可將尿液紅細胞形態差異結合尿沉渣鏡檢紅細胞數量檢驗結果作為腎性血尿患者的血尿改善情況的診斷指標[5]。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尿沉渣鏡檢紅細胞數量少于對照組,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有效改善氣陰兩虛型腎性血尿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尿液中紅細胞數量。無比山藥丸源自六味地黃丸,由3部分構成:①重在補益腎陰,山藥可補益脾腎,山茱萸可補益肝腎,熟地重在補腎陰、填精益髓,三藥合用實現了肝脾腎三陰并補,茯苓具有利濕健脾之效,澤瀉利濕瀉腎濁,與具有活血通經、引火血下行作用的牛膝共同作用可充分發揮藥效,使體內腎濁、濕濁得以下瀉而祛;②重在補益腎陽,杜仲可補腎虛、強筋骨,巴戟天可補腎助陽、祛風除濕,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之效,菟絲可補腎益精,四藥合用具有增補腎陽的功效;③重在止血,赤石脂具有收斂止血、斂瘡生肌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斂同澀、補益氣陰的作用[6]。全方配伍嚴謹,在補益腎陰的同時補益腎陽,共奏補腎收澀、祛邪除濕之效,顯著緩解氣陰兩虛之證,改善血尿癥狀。
綜上所述,無比山藥丸加減治療氣陰兩虛型腎性血尿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減少尿沉渣鏡檢紅細胞數量,保護腎功能,預防或控制疾病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閆平,姚曉燕,任翠錚,等.中醫辨治腎陛血尿研究進展[J].河南中醫,2015,35(2):437-439.
[2]陳香美.臨床診療指南·腎臟病學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5-18.
[3]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試行方案)[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6,40(6):8-9.
[4]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56-162.
[5]汪偉,王艷,方華.尿液紅細胞形態篩查在腎臟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5):617-618,622.
[6]王鑫昱,陳紅梅,吳敏.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無比山藥丸中3種活性成分含量[J].醫藥導報,2014,33(7):94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