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思維導圖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其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如何將其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中也成為廣大教育研究者所關注的問題。文章從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角度出發,通過對英語寫作理論和思維導圖的相關理論研究,分析了其在英語寫作中的實用性,以期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式。
關鍵詞:思維導圖;大學英語寫作;課程標準;語篇教學
英語寫作是大學英語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目的是在教學中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英語寫作教學往往是最薄弱的環節。在傳統英語寫作中,許多教師都會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引出話題,提出要求,學生寫完后上交。這種單一固定的模式使得學生的英語寫作變得極為被動又缺乏想象力,缺乏了師生間的互動,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很難提升,最終學生會對英語寫作喪失興趣和信心。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思維方式,利用豐富的色彩和圖形來展現主題及主題之間的關系,同時又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利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能力;同時,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一種既有效又有趣的學習方法,開發其思維能力,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目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過于依賴教材,忽視生成性資源
照本宣科一直為人所詬病,但因為應試教育的緣故,現在仍有不少教師選擇這種方式,只教授書上有的,這導致教師的教學缺乏靈活性,會對學生思維的發展和眼界的開拓產生阻礙。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教師教授資源的匱乏和教授方式的單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自身知識儲備量和主動擴展知識儲備的意識。知識儲備量不足會直接導致語言輸出產生困難,而寫作又是語言輸出中比較難的一種形式。因此,對于大學生來說,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會讓他們面對寫作時無從下手,難上加難。
(二)教師推崇記憶型教學,忽視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在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大多只會單純要求學生反復模仿、背誦和記憶現有教材上的字詞、句子和短篇,但英語是一門要求學習者能活學活用,以鍛煉思維為主的語言學科,所以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切實鍛煉學生的總結、想象、創新等學習能力,學生也很難自主地建立起英語思維模式,這也會阻礙到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英語寫作要求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單詞拼寫和語法使用等,它更注重的是一種西方思維模式,是句子之間的連貫性和合理性。在我國,學生基本上都是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系統地學習漢語了,但大部分學生卻都是從三年級才開始接觸英語的。所以大學生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受到母語思維的影響和限制也就不足為奇了。對于思維能力尚未成熟的大學生而言,只強調知識點卻不重視整體框架思維的建構,很容易令他們產生表達上的混亂,很多時候學生寫出的英語句子基本上都是漢語的直接翻譯,忽略了英語的慣用語法和表達習慣等。
(三)課堂構成單一死板,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教師在學校進行教學時容易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學校對教學進度的控制和對班級成績的要求等等。這就使得許多教師因為擔心不能“達標”而更傾向于嚴格控制住課堂的教學構成,將意外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減到最小以便輕松把握住教學進度。但這種做法往往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變成了附屬品,不需要積極性,也不需要想象力和創新性,學生只要跟著教師走就“萬事大吉”。然而英語寫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引導學生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事實上,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程度抑制了學生的表達,到了考試卻要求學生自由表達,其矛盾之處和學生寫作難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思維導圖用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基本思考
在英語寫作構想階段,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展現自己的發散性思維,而這一點無論是從教師教的角度還是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說,都是很有運用價值的。
(一)提高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
從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響上來看,大學生整體的有意注意時間較短,遠遠短于大部分學校所設置的一節課的長度。因此,要想讓學生在上課的大部分時間內不走神,唯有盡可能地使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其興趣,采取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方可取得良好的學習和教學效果。思維導圖的特性之一就是充分運用線條、圖像和各種顏色來引導和展現思考過程,從這一點來看,它是十分適合運用到大學生的課堂教學之中的。由于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本身就比文字更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利用它來對課堂教學進行建構,是很符合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需求的。
(二)建構知識框架,幫助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思維導圖展現的不僅是新舊知識的聯系,還有學生自身所獨有的思維模式,這就使得學生可以發揮個人所長,自由自在的進行聯想式記憶,其效果也要遠遠優于傳統的單純重復背誦。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總是只把語言的大量輸入放在第一位,卻忘了有效的輸出也是同等重要的,學生輸入語言信息后需要有一定渠道來反饋習得情況,由此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內化所學知識。正如前文所說,英語寫作考察的不僅僅是大學生的英語知識,還包含了對其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等的隱性考量。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表達自己思維的過程,除了積累寫作素材外,思維導圖還可以幫助學生鍛煉寫作思維,真正讓其做到熟練自主的輸出語言。
三、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應用的啟示
(一)教師方面
從教師方面來說,思維導圖可以作為教師一個合理的備課工具。它不光使得備課這項繁雜的工作變得輕松,同時也使知識的展現變得直觀和更有條理。教師也很方便對自己的備課筆記進行整改。思維導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老師完成教學方式的轉變,并且逐步更新他們的教學理念。《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提倡教師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在學習的全過程中主動探索、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而思維導圖的登場也使得教師完成了角色和行為的轉變,將課堂的落腳點從原來的“教”變到了“學”和“用”,幫助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
(二)學生方面
從學生方面來說,思維導圖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實踐證明,和圖像相比,純單詞和純文字比較難吸引學生的興趣,而思維導圖按一定順序排列了圖形,首先從視覺上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帶動了課堂上學習英語的氛圍,同時還使得學生樂于張口,從而讓學生的語用綜合能力得到增強。運用思維導圖能夠促進和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如果可以長期地將思維導圖融入大學英語寫作訓練的話,學生的英語思維就會得到培養,也會越來越得心應手的對寫作話題展開聯想。
四、結語
思維導圖雖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和思考的工具,但它并不是“萬金油”,不是所有的學習材料都適宜用思維導圖,教師在實際應用時還是要首先了解學情、了解教材等,萬不可盲目使用。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式的教學工具和學習方式,其強大功能是不容小覷的。如何利用它來更好地進行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甚至是大學英語教學都是英語教學工作者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陳敏.思維導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5(01):36-41.
[2] 郭良英.思維導圖輔助大學英語語篇教學的實證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1(21):187-189.
[3] 景嫣. 以圖為媒:談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高年段寫作訓練中的應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6(2):42-46.
[4] 劉明,李炎,劉洋,黃樹明.思維導圖在中醫英語教學上的作用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7,23(14):128-130.
[5] 田麗.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9(S1):202-204.
[6] 楊淑娟,方芳,管蒙蒙,王凱瑞.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教學內容設計[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 29(04):119-122.
作者簡介:席麗紅(1983- ),女,陜西服裝工程學院教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