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玲
摘 要:傳統教學模式不能滿足新形勢下酒店需求,混合式教學理念雖好卻沒有關注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在豐富的酒店資源的基礎上,以酒店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前廳運營與管理課程設計為例,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崗位與教學理念相結合,探討如何崗位需求與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課程中推進實施。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崗位需求;課程設計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大多采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此模式下高校重視一線服務技能而輕素質素養和創新能力培養,在快速更新變化的酒店業發展中供給不了高質量的人才。2012 年《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是支撐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基礎。同年慕課誕生,促使了優質資源共享,教育民主化。優質的線上資源和信息化手段使得高校教學模式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口。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理念是傳統學習方式與E-learning優勢結合,將教師主導性和學生的能動性發揮到最佳。理念很好,執行困難。有學者研究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實施時存在存在重講授輕實踐、滿堂灌、缺乏互動等弊端。混合式教學模式只關注學習方式方法,并沒有關注人才培養質量是否能滿足快速更新的企業乃至行業需求,如智慧酒店。目前高職院校采用的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當代高職學生本身的素質素養問題、師資力量等問題,促使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于云端,而不能落地生根。因此,本文以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為《前廳運營與服務》課程例,探究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推進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及更好的培養出符合酒店崗位需求的服務精英。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酒店管理專業的應用分析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酒店管理專業的優勢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酒店管理專業應用擁有較好的優勢。一、擁有大量的線上資源。據國家文化與旅游部統計,2017年全國本科旅游類院校608所,高職旅游類院校有1086所。時國家又推進信息化教學,促使線上精品開放課程不斷完善更新和補充,這給混合式教學提供較好的線上資源。二、擁有能夠隨時實戰的實訓條件。隨著酒店行業的壯大,國家大力發展酒店管理專業,各地高校紛紛建立和完善酒店實訓條件,同時因酒店資源的豐富,校企合作相比其他專業,更加密切,酒店專業可以更便利的將課堂與酒店實踐相結合。三、擁有更專業師資條件。因酒店資源豐富,校內教師進酒店學習,酒店高管進學校教學,教學相長更加頻繁。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酒店管理專業應用的方式
在教學內容上擺脫傳統教學的單一面授的方式,改為綜合性的引導創新,通過糅合視頻、動畫等現代信息媒體技術,聯合酒店師資力量,將知識分解更加直觀徹底,學生也更加容易接受。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師生上下等級(老師授,學生聽)模式,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利用校內校外資源,進行問題探索,完成課業任務,從而掌握課程知識。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引導、監督的作用。在教學考核上,重過程而不是結果,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中只看重獲得知識和技能的結果,轉為將獲取知識技能的方法和結果并重。
三、混合教學模式與崗位需求結合下的前廳課程設計
(一)前廳課程設計目標定位
混合式教學模式不能屏氣傳統教學中的優點,而應該是取長補短,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運用新的理念和技術手段,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使學生能力和知識的培養得到更好的提升。混合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素質素養的培訓,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崗位基礎知識和技能,更要求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因此在傳統模塊學習的基礎上,以問題為導向,運用多方資源,以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學習基本知識,以素養鍛煉方式掌握前廳技能,然后鼓勵學生創新。
《前廳運營與管理》課程是酒店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此課程與崗位對接,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該課程的學習是培養學生從事酒店服務與管理的意識與理念,掌握前廳部各個崗位的業務流程,能夠勝任前廳服務與基層管理工作,為酒店提供服務精英做準備。
(二)前廳課程結構設計
前廳課程是與崗位對接的課程,在課程結構設計上沿襲傳統教學胡模塊化設計,將課程分為三大模塊:入職基礎、崗位技能和基層管理(見圖1)。將入職基礎模塊又分為知識子模塊和素養子模塊。知識模塊要求教師課前上傳教學資源,以問題為導向,學生發揮能動性,運用線上線下資源,自主探究學習,教師監督總結。素養模塊可上傳教學資源,學生自主學習模擬,教師示范糾偏,之后要將這些素養生活化,并進行隨時監督考核。崗位技能實戰化不僅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操作方法,還需要利用企業資源,可將員工與學生對接,即使不能完全讓學生上崗,也可做到擬實戰。基層管理模塊需要企業教師深入課堂,設立情景模擬讓學生模擬解決。
(三)教學活動設計
除了傳統教學中的任務設置、課堂討論外,還要求吸納企業高管來給學生上課,設立模擬情景,學生體驗。還可利用酒店,讓課堂進入酒店。對于酒店資源不足的學校,還可選定酒店讓員工與學生對接,做到一對一或一對多幫扶。另外將教學考核納入教學活動中,要求考核標準細化,注重過程和結果雙向并重,將考核方由教師、學生擴展到酒店教師。同時為了監督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可將平時的言行舉止納入課程考核范圍。
四、前廳課程中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崗位需求的結合與創新分析
在國內高職入學生源大戰中,由于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認識不清以及學校對生源的渴求,并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從事酒店行業,或者說,畢業后都能順利進入到酒店行業或者從事酒店行業。因此在傳統教學中很難做到因材施教。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前廳課程中的應用,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崗位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勝任崗位需求,更在致力于學生的素質素養以及主動鉆研學習的能力培養。酒店業人際交往比較頻繁密集的行業,因此酒店業的素質素養特別是人際交往的素養是學生將來從事其他行業的有效保證。另外高職學生在學習上的能動性差,酒店業是生活服務的前沿行業,擁有非常優越的工作環境,以及酒店業的密集,不僅讓學生心生向往,也為學生提供了有利的實踐條件,能夠激發其能動性,而前廳是酒店的門臉,也是環境最好,對員工要求最高的地方,更具有激發性。
五、總結與反思
酒店管理專業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混合式教學模式也能夠為酒店專業提供能夠滿足崗位需求的高素質的人才,為酒店儲備人才。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前廳運營與管理課程中推進需要考慮線上線下的資源條件,穩步推進,逐步滿足企業需求。
但是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酒店專業推行也有其他專業一樣的存在兩個弊端:一、線上資源運用和整合,對教師的要求較高,能否物盡其用尚待思索?二、酒店資源的運用需要學校和企業的深度合作,能否得心應手有待考證?因此,加大對教師信息化培訓、創建適合各自校情的網上資源以及加深加廣企業合作是當下學校、酒店乃至政府需要思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冬梅.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GCEF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福建:華僑大學,2015(5).
[2]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055/201205/xxgk_136506.html.
[3] 李小龍,張宸瑞,耿斌,郭勇.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MOOCs 時代“的探索與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15(12).
[4] 金旻.深化高校教學改革,倡導混合式教學模式—以中央財經大學為例[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4(8).
[5] 張其亮,王愛春.基于“翻轉課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現在教育技術,2014(4).
[6] 王琳,邱小櫻.基于智慧酒店發展需要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7).
[7] 國家旅游局.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804/t20180419_832575.html?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