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琴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不斷地深入發展,學生的教育引起了學校領導與教師的高度關注。聰明的孩子三分靠天生,七分是靠后天擴展不斷“養”出來的,事實上訓練獨立思考能力,能夠促進每一個人的智力發展。所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要有自律意識,才能更主動地在學習中努力思考問題,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進而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本文主要從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對存在的現狀與策略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重要性;現狀;策略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能力極強的學科,學習數學知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持之以恒。孩子在不同年齡段對事物的認識,表達與心理反應不同,學習中經常習慣依賴教師,每當遇到不會解決的題目,沒有嘗試獨立思考,就等著教師的講解,這種學習態度無法提高學習能力水平。所以,教師應根據他們身心的發展,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促進學生增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能夠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獨立思考能力是指:遇到問題,杜絕依賴任何人的幫助,用自己的頭腦積極思考,以及從多個角度進行深入的理解,從中做出正確的判斷與結論,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快速高效地處理解決問題。俗話說,“兒童時期,是養成獨立思考的最佳時機”。小學數學是由簡單到復雜的思維鍛煉過程,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積極探索研究學習知識,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與技巧,幫助學生養成認真思考的習慣,反思自身學習的狀況,并及時加予改正。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現狀
(一)大部分學生缺乏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性格外向的孩子,在課堂上容易調皮搗蛋,學習注意力分散,出現違反課堂紀律等問題,對待學習抱著應付式的態度,如書寫潦草、審題不認真、作業馬虎,常把數字、運算符號、書寫格式寫錯;性格內向的孩子,他們則比較沉穩,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自覺參與教學活動,對待學習的態度都是持予積極向上的態度。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只注重教學質量,忽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致使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一絲不茍的態度,長期如此發展下去,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從而無法提高學習能力水平。
(二)死板的教學模式缺乏啟發性
受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大部分數學教師往往注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對考試常出現的題型則是重點講解,教師常以自我為中心,經常采用灌輸式傳授數學知識,忽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致使他們被動式的接受學習,每當遇到數學概念與公式都是死記硬背,不懂靈活運用推導方式記憶知識。如果教師的教學過于死板,容易造成學生的思維受到一定的局限,一旦思維沒有被啟發,則應變能力容易慢半拍。作為數學教師,本應該多布置問題,從中激發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然而,有的教師往往只在乎問題的答案,而忽略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過程,容易引起學生對學習產生偏見,覺得過程不重要,結果正確才是“真理”的錯誤觀念。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興趣
真正的獨立思考不是被動灌輸的,而是主動尋求的。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對學習既要知難而進,又要做到從易而難。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進一步對數學產生興趣,他們便會積極主動獨立思考、刻苦鉆研,通過思考而掌握的知識,不僅能促進智力得以開發,而且知識得以豐富,眼界得以開闊。如,教學《混合運算》一課時,教師提出相關問題,激發學生動腦思考與主動探索新知識,提高自身的計算能力。然后,詳細講解教學內容,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明白“在同級的混合運算中,應從左往右依次計算”的道理,同時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引領者,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思想意識,尊重、愛護與照顧學生的學習感受。獨立思考是獲取知識的過程,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所以,教師教學時,要不斷提出新問題,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如,教學《復式統計表》一課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體會數據中蘊含的豐富信息及其應用價值,讓其明白統計的方法與意義,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然后,指導學生通過分層練習,深入淺出地鞏固運用復式統計表,并收集、整理、分析數據,進一步獨立思考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從中感受數學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運用游戲教學,激發獨立思考的積極性
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有的小學生理解能力比較薄弱,對學習倍感壓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中緩解學習壓力。游戲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有助于更快的吸收與接納新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如,教學《觀察物體》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不同的立體物體教學材料,通過游戲互動后,讓學生從不同位置、角度觀察立體物體,并對觀察的位置進行描述。然后,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獨立思考、分析問題,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
四、結束語
小學階段的學習,是為了日后的升學做“鋪墊”。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根據小學生的成長規律、興趣等特點,營造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指導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積極主動探索研究學習知識,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體驗享受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李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J].學周刊,2017(7).
[2]馬正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2).
[3]李鳳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J].知識窗(教師版),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