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杳
摘 要:作文是高考語文的重要內容,在學生語文成績中占有較大的比例,對學生能否進入大學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新時期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入,語文教學發展呈現出新的發展方向,就語文高考作文來講也是如此。在此背景下要求中學作文教學進行轉變,不斷調整教學理念和方法,旨在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新時期高考作文命題要求,提高語文作文能力和水平,實現個人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高考作文;命題改革;教學思想;課程改革
高考是學生通往大學,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的一種重要的途徑,在新時期實踐中我們高考儼然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視,對高考各個科目的學習進行全面的拆解,就如語文來講,閱讀理解、古文閱讀以及詩歌背誦,尤其是作文,受到高度重視,在教學中進行針對性教學,對以往教學中出現的各種類型的作文進行歸類,旨在幫助學生構建作文思路,以此來從容的面對各種類型的作文題目,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提高高考語文作文成績,為實現學生成功步入大學打下堅實基礎。
一、高考作文命題改革發展簡析
高考作文是與社會發展密切聯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新時期隨著語文教學的不斷發展,在教學中語文教學內容不斷變化、調整,旨在更加符合學生發展的內在規律,遵循學生認知,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社會。同時新時期課程改革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逐漸得到暴露,尤其是語文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愈發密切,尤其是語文作文,更加貼近生活。總之,從寫作內容上來看,作文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呈現出生活化態勢。此外,從題材上看,高考作文經歷了從命題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話題作文的轉變,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針對的進行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水平,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二、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簡析
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可謂是喜憂參半,既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也有陳舊不變的一面,在教學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對其發展現狀作如下分析:
(一)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朝著健康方向發展。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中學語文作文教學在新時期受到關注,在教學中出現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使得學生學習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空前提高,學生日常寫作練習增多,使得學生寫作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同時在實踐中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發展的過程中,相關研究在逐漸增多,為作文教學指出發展道路,使得教學發展朝著健康方向運行。
(二)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深思比如說在實踐中我們發現部分學生對于作文體裁掌握不到位,一味的背誦所謂的作文模板,萬能開篇等等,導致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再比如學生缺乏作文素材,對于傳統的文化典籍一用再用,使得作文缺乏新意,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轉變中學作文教學思路的具體策略
中學作文教學思路在新時期必須得到轉變,以此來適應新時期高考作文的具體要求。在實踐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教材出發,挖掘素材
作文需要有素材支撐才算是有理有據,具有說服力。語文教材自身便是很好的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文章詩詞進行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提升作文說服力。比如說在《歸園田居(其一)》中,要多個角度考慮問題,既要考慮到詩人的安貧樂道,又要考慮到田園生活的安逸等等,多個角度考慮,充分利用,使得作文羽翼豐滿,有理有據。
(二)從生活入手,升華主題
生活是做好的素材,語文作文在近些年越來越貼近生活,成為生活的生動寫照,比如說2008年汶川地震成為高考作文命題,很多學生對其有深入的了解,寫出來的文章比較有深度,易于接受,不僅在考試中獲得了高分,而且對于個人也是一種升華,使得自己的價值觀得到樹立,有利于自身的全面發展和完善。
(三)從命題出發,實現創新
作文必須要緊扣主題,不然就會出現跑題現象,答非所問。在教學中必須將此觀念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作文的過程中可以從命題出發,緊緊圍繞主題,在此基礎上實現不斷創新,在實踐中積極主動的從內容上、體裁上進行創新,以新穎的內容和形式,積極宣揚社會主義正能量,實現作文水平的提升。
高考作文命題變革是語文教學不斷改革的具體表現,也是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必然要求。在新時期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對高考作文命題進行全面的分析,找到其內在規律,針對性進行作文訓練,幫助學生可以自如的應對各種體裁作文,在日常學習中注重積累,不斷提高自身語文素養,實現個人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紹軍.從高考作文的發展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年03期
[2]唐惠忠.提高高中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1年05期
[3]陳麗麗.高三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