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亞娟
摘 要:朗讀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學實踐中的朗讀卻存在著很多問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我以自己的觀察與思考談談這些問題及優化朗讀教學的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
一、小學朗讀訓練的功能
1.朗讀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研究證明,學生默讀、教師講解所形成的信號刺激強度遠不及朗讀。朗讀可以逐漸建構和完善一個處理語言的系統,將書面語言系統“內化”于大腦之中,從而豐富語言學習過程。
2.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語文教學心理學發現,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力大都不集中,而大聲地朗讀有利于穩定他們的注意力,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語感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記憶。
3.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是語文表達的兩種主要形式。口語表達更要求學生做到語句連貫、內容清晰。宋代學者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學生可以積累材料、掌握句式,學會融會貫通,這又會促進說話和作文能力的提高。
4.朗讀可使學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尤其是一些古詩詞,無不散發著文字特有的韻味。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自然會感受到天地之美、社會之美和藝術之美,久而久之,熏陶漸染,我們所提倡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也會“潤物細無聲”。
二、小學語文朗讀現狀分析
1.朗讀缺乏指導。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師意識到了過去語文教學中朗讀所占時間較少,同學們的自由學習時間不夠,為了配合新課標的教學,加大了朗讀在語文學習中的比重。但實踐中卻又出現了矯枉過正的現象,尤其是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老師把一節課的大部分時間用來讓同學們自己朗讀、自己討論,但是低年級小學生掌握讀書的方式和方法本來就少,這樣漫無目的地朗讀,課堂上放任自流。
2.朗讀缺少參與。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這種新的教學手段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感官需求。但與此同時,由于多媒體課件的大量使用,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景象:學生眼不離屏幕,教師手不離鼠標。課堂上再難聽到老師的范讀了,“聲情并茂”的課文錄音充斥著許多課堂,老師和學生缺乏了通過朗讀建立起來的一種默契和交流。多媒體課件成為了語文課堂上的主角,教師和學生都圍著課件轉,都成了電子設備的觀眾,這樣一來,學生不但缺少朗讀的參與,而且很容易失去朗讀的興趣。
3.朗讀的評價缺少針對性。應新課改的要求,老師們開始注意對學生進行朗讀后的及時強化。比如“你讀得真棒”、“非常不錯”、 “讀得很熟練”、“讀得很好”、“讀出了味道”、“聽你的朗讀是一種享受”、“讀得很有感情”、“再接再厲”等等不絕于耳。誠然,學生們是需要鼓勵的,但是這種缺乏針對性的“廉價表揚”太抽象了,評價語言缺少變化,針對性很差,不可能成為學生朗讀的動力,根本不能從實際上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有的教師在學生朗讀時不注意審聽,或忙于板書,或趕快看教案,將學生朗讀作為思考下一步教學的過渡和緩沖,對于學生的朗讀情況自然就心中無數,更談不上對學生的朗讀情況做出有針對性、具體性的有價值的評判了。
三、小學語文朗讀的改進策略
1.加強范讀,啟發想象。朗讀是“口耳之學”,朗讀教學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聽”。[3]教師形神兼備的精彩范讀,不僅可以以聲傳情,還能讓學生們從老師的朗讀中受到感染、產生共鳴。最終,學生們會從內心產生一種沖動,產生一種朗讀的欲望。
2.模擬情境,強化體驗。前文已述,教師的范讀可以讓學生們浮想聯翩,模擬情境同樣可以達到這個效果。由于小學生的人生閱歷和體驗有限,對課文的理解會受到許多的障礙,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值得提倡的就是借助視聽媒體,創設“場效應”,營造生動直觀的場景。比如可以利用掛圖展現課文的場面,利用音樂襯托課文的背景,利用表演使學生們真切地融入到課文所表達的情境中,從而如同身臨其境,強化體驗,與作者達到“心情相契合”。
3.因材施教,發展個性。一方面要尊重不同感悟,學生們因家庭背景、生活經歷、性格特點等方面的不同,導致其對一篇課文的理解和感受千差萬別,老師要尊重倡導個性化朗讀,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知表達出豐富多彩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尊重不同選擇,如果學生自己想朗讀其喜歡的某一段落,對此一定要支持,因為這樣的朗讀是建立在學生對課文的喜愛和準備的基礎上,很有可能是深有體會的基礎上,所以要給學生自主選擇朗讀內容和形式的權力。
4.靈活運用,形式多樣。在閱讀教學中,當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采用老師范讀的形式;當課文中對話較多、角色較多時,宜采用分角色朗讀;當課文內容氣勢恢弘、磅礴大氣時,宜采用學生一起朗讀的形式,等等。因此,老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根據課文本身的體裁和內容的不同,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安排,精心準備朗讀內容,合理選擇朗讀形式,靈活運用,做到形式多樣化。
總之,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只有熟練掌握朗讀教學的技巧,才能靈活地應用于語文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