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強
摘 要: 參與式教學強調以人為本,主張學生積極參與,尊重學生學習主體性及個性發展,并且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在當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參與式 創新創業教育 作用
創新創業教育是近年來中國教育界出現頻率極高的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提出:“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鼓勵創業帶動就業。”①創新創業教育的概念在國內學界已經爭論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要給它下個準確的定義卻不容易。有人認為它是素質教育的體現,針對中國應試教育的一道良方,也有人認為它是和知識教育相對立的②。筆者認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定義應該是:創新創業教育指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升創業實踐能力的教育形式。
一、“參與式”的界定
“參與”的概念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末期,最初應用于西方社會的社區發展,其后被引入政府的管理決策、發展援助等層面,20世紀80年代被引入課堂教學,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關注“參與式”教學,逐步展開研究和實踐探索。目前,參與式教學在國內是一種相對較為新穎的課堂教學法,主要理論依據是合作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其實在中國古代書院式教學中能找到一些參與式教學的蛛絲馬跡,比如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參與式教學具有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學組織形式的合作性、教學氛圍的民主性、教學評價的多維性和教學結果的反思性等特點。目的是讓所有參與者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最終實現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的目標。筆者認為,參與式教學應該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利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習者積極參與,加強教學雙方的互動,提倡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形式。
二、參與式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1.“參與式”能提升學生能力和素質?!皡⑴c式”一方面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研究,另一方面能夠加強學生對老師講授內容的記憶和理解,能讓新知識與腦海中原有的經驗和知識更好地發生“化學反應”,完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與式”教學過程中分小組學習較為常見,發言和討論環節必不可少,這種學習形式為小組成員和小組之間提供了相互學習的機會,由于思維特征、視角、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之間的差異,爭論、辯論在交流中在所難免,思想碰撞產生火花,認識得到升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都會明顯強化。
“參與式”創造了一個師生、生生交流的平臺,形成了有機整體,有效解決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相分離的狀況,形成以知識為載體、能力為核心、素質為目標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成為學生建構知識與人格形成的過程。
2.參與式教學能促進知識的掌握。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保持力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變化,呈現一種類似于金字塔的數據分布,參與式教學能夠大幅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據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的研究結果顯示,演講式教學結束兩周后,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的記憶平均保持率為5%,影視教學為20%,小組討論教學為50%,帶入實踐的教學為75%,由此可見參與式教學比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能大幅提升記憶保持率,從而顯著提高學習效率。面對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仍是大學課堂主流的現實情況,開展參與式教學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在創新性學習方面,參與式教學更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知識是在客體與主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產生的,正如我國古代先賢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對“教學相長”是一個呼應。
3.“參與式”能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早在17世紀,著名的捷克教育學家夸美紐斯就提出了面向學生天性的教學,而記憶力、理解力和想象力則是能力培養的方向之所在。
如何處理好與應試教育的關系就成了在中國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與傳統將創新創業教育和應試教育視為對立概念的觀點相反,楊江南在其歷時10余年寫成的著作《教學反思:高分與素質并重的學習方法》中指出,創新創業教育的真正障礙不在考試,在于師資、文化與人們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創新創業教育能夠應付好考試,而且會比單純的應試教育做得更好,因為它能通過綜合素質的提高從長遠角度提高考試成績。創新創業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最大區別是,應試教育以通過考試為目標,強調人對知識的記憶、存儲,注重記憶能力,被動學習,教學方法偏重于填鴨式教育、題海戰術、重復訓練;創新創業教育強調人對知識的內化和升華,注重人的思維能力,強調主動學習。知識教育產生于人類知識經驗比較少的時代,教育的任務是傳承知識,而在當前網絡信息時代,學生自主學習的條件已經非常成熟,參與式教學能夠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啟發學生打開智慧殿堂的大門。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式教學比傳統填鴨式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參與式教學法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應用探索
參與式教學法除了講授之外,主要包括破冰活動、課程游戲、案例分析、分組討論、課程實踐、頭腦風暴、角色扮演、戲劇論壇等一些手段。以下筆者以實踐談談如何運用參與式教學方法應用于創新創業教育。
1.利用“生涯幻游”活動讓學生明確創新創業目標,開展“破冰”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對即將開始學習的創新創業課程的目的等都會有一些大概的認知,即心理學上的“元認知”。元認知是學生對創新創業課程的基本判斷,但相對來說比較模糊,其中有些是不夠準確甚至錯誤的,比如有部分課程因此被學生打入“無用知識”系列,產生厭學情緒。教師有必要運用“生涯幻游”改變學生的元認知,引發學生對相關問題的思考,讓其重新認識課程的必要性和“功用性”。想在一個課堂開展參與式教學,破冰是勢在必行的,通過相互認識、熟知的一些活動,拉近師生和生生的心理距離,小組內所有同學能盡快產生凝聚力,形成一個團隊。筆者在教學中通過“破冰”活動的嘗試后,發現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很快就能彼此熟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以前進一步高漲。另外,“生涯幻游”讓學生學習目的和動機進一步明確,學習主動性明顯增強。
2.適時運用案例分析和課程實踐,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案例教學是通過對一個具體情景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參與式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解決的是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獲得這些知識,注重的是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而不僅僅是獲得固定的原理、規則。案例作為溝通現實世界與學習世界的橋梁,它大大縮短了教學情景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學生通過案例教學得到的知識是內化了的知識,雖然不一定能把學到的知識一一羅列出來,但逐漸學會如何處理眾多的疑難問題,無疑可促使學習者更快地適應工作情景的挑戰。同時,案例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體化,把他們置于一定的實際情景之中,學習者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原理、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表現,提高學習興趣和動力,同時會恰當地掌握它具有的特定含義和意義,同時滿足學生自我參與和互動等需求。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學習者加深了對創新創業知識的記憶、理解及運用,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表達、討論技能,增強面對創業困難的自信心。
3.運用“頭腦風暴法”和“問題樹”等方法讓學生學會如何解決創業中遇到的問題。“頭腦風暴法”是教師提出某些社會現象或問題,要求學生盡量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這種方法可引發學生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以自主衡量該課程的重要性,同時了解學生對該知識的掌握程度,以決定今后教學重點和教學深度。例如傳統教學一些創業知識的介紹可以代之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斷給學生設定相關問題,引發其對問題的思考,對知識的求索,引導、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皢栴}樹”方法能幫助創業者在紛繁復雜的情境中理清思路,挑選最佳解決問題的方案。
4.讓課程游戲適時在課堂現身,活躍課堂氣氛,寓教于樂。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一般是不一致的,“學習的注意曲線”呈V形分布,課程剛開始時,學生注意力相當集中,當時間過半,精力開始疲憊,注意力開始分散,課程很難進行,人們常戲稱此時為“教師的墓地”,當快結束時,學生又產生了釋放的期望,精力再度提高。教師在課堂上如何走出自己的“墓地”,是增強教學效果的關鍵。角色扮演法和游戲法即是應對這種局面的有效方法。在課堂進行到一半時,當大部分學生處在睡眠或疲倦狀態中時,利用幾分鐘做個小游戲,如“眾人拾柴火焰高”、“聚沙成塔”等游戲,可起到提神清腦的作用;另一種是特殊的角色扮演,它是將課程的一些內容編成劇本,由學生自導自演。這種方法既幫助教師走出了“墓地”,活躍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在扮演中充分發揮了想象空間,提高了素質和技能。
四、“參與式”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
“參與式”相對傳統教學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雖然存在很多優勢,但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人數受限制,參與式教學一般以30人—40人的班額為宜,如果人數太多則會影響學習效果;二是因為教學中會穿插游戲等,對場地有一定的要求,比如相對較為空曠,桌椅最好是能隨意搬動的,有些課堂還需配備必要的設備和道具,比如無線話筒等;三是對教師自身修養和業務水平的要求較高,參與式教學表面上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實際上卻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比如怎樣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如何選擇適當的“參與載體”;如何設置“參與熱點”;如何創新教學手段等一系列問題擺在教師面前。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較高的修養、廣博的知識面、較強的業務能力,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溝通藝術;四是教學內容有時不夠系統和連貫。在參與式教學中,學生掌握知識有時會表現為零碎的、跳躍式的,有時參與的形式比內容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運用參與式教學時,教師必須牢記用一定的時間幫助學生系統全面地理順創新創業知識體系。
總的來說,“參與式”是傳統教學方式的繼承與創新,它能更大程度地回歸教學本質,符合學生學習的需求和目的及大學生的記憶規律,能較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積極性,提高對知識的掌握運用能力,能讓大學生更好地在互動中積累知識,在參與中實踐知識,在游戲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較好地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目標。
注釋:
①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②杜秀君.參與式學習與素質教育[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1).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鐘有為,黃偉.參與式教學的理論依據和特點[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4).
[3]楊江南.教學反思:高分與素質并重的學習方法[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11.
[4]許建領.大學參與式教學[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6.
[5]柳斌.柳斌談創素質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6]陳華.參與式教學法的原理、形式與應用[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1(6).